top of page

美國大學攝影教育現況──兼窺探其數位化的未來

游本寬 / 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


前言


台灣學院裡的專業攝影教育,在近十年的努力之後,不但沒有令人鼓舞的成果,連僅有的世新大學「攝影組」都遭到裁撤命運。[1]但從樂觀角度來看,攝影工業的數位化,或許是台灣相關藝術教育改變的重要契機。畢竟,無論對當下或最近的未來,透過影像的大眾傳播或藝術表現形式都是主流,而這方面較為先進的美國經驗,應有許多值得我們参考、借鑒處。


作者從自身的觀察與體認中,假設(全球)大學院校的攝影教育,由傳統到數位化相關問題有:(一)專業「數位攝影教師」的來源不清;(二)現有的數位攝影教學,不應僅止於拍照或輸出色彩管理,應隨其環境主流的改變,而有全新的內容。2006年在國科海外短期研究計劃支助下,個人延續早先在地的研究[2],以「教學行政」、「學生的數位回應」、「攝影教師對數位科技、影像美學的再思」等三大議題,參訪美國東部幾所代表性學校,了解它們數位攝影教育的情形。其間,個人還参加美國「攝影教育學會」2005年東部的區域年會(2005 SPE Mid-Atlantic Conference)[3],進一步側觀其他相關問題。


壹、數位影像環境的現況掃描


傳統攝影市場的快速淡出,攝影數位化對當下環境、社會、藝術,甚至專業團隊的影響,本文從以下幾大方面概述。


一、一切數位的新生代


對年輕一代而言,「類比式」訊號會是一個歷史名詞;數位訊號才是生活的一部分。美國近年來,探討八0、九0年代一出生,生活型態就和新科技息息相關;在學期間不但有網際網路經驗,入社會後又有高階的數位通訊設施供應等,這一批嬰兒潮和當代互動性的文章很多。再不到十年光景,這一波族群就要進入中年期。因此,美國市場在迎接「一切數位新生代」的未來,無不積極投入相關消費市場的研究,尤其是娛樂和資訊結合的產業。


二、高畫質影像的快速崛起


近期消費性數位產品趨勢中,高解析度視聽設計的整體性發展是其中之一。[5]高畫質影像(1080dpi)不但提供更多的資訊細節,其結果還往往超過肉眼可視的經驗。這一、兩年來,電腦專用或結合電視功能的高畫質大螢幕,快速地進入一般家庭,促使以往得和大眾分享的影音活動(例如:電影),逐漸成了小眾甚至個人模式,進而影響相關產業的行銷。除此之外,高畫質液晶電視,還快速地和家用電腦結合,使得原本書房中的活動可以移至客廳──傳統工作和娛樂場所的區隔也相形消逝。


三、工業程式美學的威脅加大


數位科技對整個攝影工業所造成的巨大影響,從專業相機製造商到底片、相紙、藥水等工廠都包含在內。以柯達公司為例,自十九世紀末率先生產簡易小相機以來,百年之後早已歸納出:柔焦、低反差的婚紗照片、細緻的商業肖像,以及高反差、高彩度的商品攝影等「自家的工業美學」,並經由產品和教育推廣,讓一般大眾或專業攝影師默默地接受。近期,柯達公司為了因應數位攝影,也發展專業的單眼數位照相機,並免費提供專業影像軟體給使用者,促使全球攝影師所拍的影像,一旦套用了它的軟體,各式反差的黑白影像、高彩度的產品攝影、婚紗攝影,甚至寫真人像及報導式影像等,都將呈現高度一致性;將來(商業)攝影家所需的工作幾乎只剩下「選對適宜對象、加上好的構圖即可」。柯達的行銷方式,只是相關數位影像程式,加速抹消了各個文化的差異性。


四、似是而非的影像現況及個人影像分享


一般大眾對數位影像,可以輕易改變認知的擴散情形,可見於影響西方(甚至全球)甚大的《生活》雜誌。該雜誌復刊以來,除仍保有以「鏡像」作為生活描述的內容之外,最特別的是:在書尾,經常以極相似的兩張照片邀請讀者進行比較。《生活》看似童玩性的編輯設計,卻也凸顯了當下,真實報導和「數位式影像嘻戲」並存的現象。


數位時代,不但影像擷取快速,呈現方法更是多樣,無論是網路照相簿或經由個人電子郵件寄送,數位影像和傳統照片的社會角色已大不相同。以往,拍照就是為了要保有記憶,現在,絕大部分則只在短暫觀看後,即被刪除或永久的儲存在電腦的硬體裡。數位影像和記憶舊關係的轉變,還進一步模糊了個人和公共領域界限;網路分享的對象不限於親朋好友;影像分享是數位生活的部份。


貳、數位攝影術進入當代藝術的概況


隨著數位相機的普及,它的定義也隨著改變;相機不再只是單純靜態影像的拍照機器,也有錄影和錄音功能。當下的拍照除了延用相機之外,還可經由小型掌上型電腦PDA、MP3,甚至照相手機等替代物來進行,即使它們往往因畫素太低,甚少被嚴肅以對。


數位影像的新視覺經驗來自:(一)即時預覽功能的螢幕(Life LCD),使攝影者拍照時不再躲在小觀景窗之後;(二)用之不盡的數位底片,使生活中隨機性的影像大量增加,對大眾而言,影像一律是彩色外貌,影像比例也不再只是二比三;(三)多樣的影像編輯功能,讓攝影者提升至某種程度的影像編輯人員;(四)數位攝影提供了非常完整的工具訊息(metadata)[6],有形地保護了個人的影像權。


當下,大眾對「數位攝影」的認知是:任何經過數位處理的靜態影像結果──從數位相機直接成像、傳統影像再行掃描、電腦編輯或數位輸出。只是,藝術家即使用了「靜態影像模式」進行創作,也甚少自稱為攝影家;數位攝影家和「影像家」的當代界限十分模糊。


隨著一般大眾及媒體對影像的偏愛,尤其是彩色的「編導式攝影」,很快地成為當代藝術主流[7]。在銜接先前攝影史部分,當代「編導式攝影」承續「觀念藝術」精神;照片不再只是表演活動紀錄,而是一種獨立的創作媒材。題材方面,大多鎖定當代人的迷失、神話故事,以及深藏在人們記憶中、似曾相識的影像──意圖藉由不經意的「鏡像」觀看,喚起那些曾為大眾媒體所報導過的事件及日常生活中的普遍記憶。(Charlotte Cotton, 2004)


影像內容之外,當代攝影藝術在視覺修辭部分也有特殊性,例如:先透過科技將傳統底片高度數位化,然後再以傳統照片形式呈現。除此之外,特殊的成像及呈現材質[8],加上巨大尺寸,彰顯了當代「數位影像家」在實材應用方面的新語彙。


即時、權充的新「過程藝術」本質


除了上述的數位「攝影現象」之外,任何具備數位流動性、不確定性的靜態電子影像者,更可見於當代前衛性的藝術。由於影像即時性原本就是傳統攝影術的重要特質之一,數位化後更藉由其快速、浮動與資訊化,讓「圖庫影像」悄悄佔據了當代的圖象世界,進而迫使圖象製造者往往放棄原創、單一的觀念,重建「善用圖庫」的新美學。在此新的數位媒介環境裡,從引用圖庫、彙編,至他人再次引用,甚或改變,這種沒有「完全定稿」的過程,使得數位(影像)藝術猶如一種「過程藝術」新面貌。


流動、易變、直接、互動和即時特質的「數位藝術」,改變了傳統藝術的製造,其呈現形式有:數位影像輸出呈現,電腦螢幕呈現以及空間裝置等。較前衛、實驗型的當代藝術展覽中,典型內容包括了:錄影、雷射、網際網路裝置和電子音樂演出等,意圖強調:「數位媒體並非只是一種簡化傳統繁瑣工作流程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所帶出的新表現形式[9]。」另方面,在訊息漂浮的數位紀元中,探討其原始內容或當下的表現形式,似乎變得其次,因為數位藝術更著重溝通與傳播議題,例如:訊息與訊息間的關係為何,訊息發送者和接收者間的互動是否活躍,其中環節與「調節」[10]的關係是否順暢等等。


叁、參訪學校個案


一、「柏森新設計學院」


位在紐約曼哈頓市的「柏森設計學院」(Parsons 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校舍分散在市區內幾個不同區塊,是個典型的都會大學。院內課程非常廣泛,有助於學生跨領域體驗「實用藝術」。都會大學環境限制下,系上沒有大教室,攝影系目前招收二百位大學部和四十來位研究所學生,其中外國學生比例非常高,研究所大概百分之四十,大學部則超過一半以上。更令人驚訝的是韓國學生是其中的百分之六十[11]。


「柏森設計學院」攝影系,有五個階段的設計課程,將(數位)攝影的應用性根植於設計範疇,是該校最大特色。該系和攝影及設計相關課程配置細目如下:


大學部「美術攝影」專攻(B.F.A.)


「手持相機,I, II,」、 「色彩學,I, II」、「設計:線條到位元」(Design: from Line to Pixel)、「世界藝術和設計潮流」、「影像和設計」、「設計III:數位攝影」、「二十一世紀設計」、「藝術 / 設計研讀」、「攝影棚和燈光,I, II」、「觀景型相機」、「設計IV:畫素到虛擬空間」(Pixel to Cyberspace)、「風格理論和分析」、「攝影專題」、「設計V,時間和互動」、「實驗」、「攝影史」、「世界視覺文化史」、「進階藝術史和設計研究」「進階彩色放大」(包括數位影像技術)、「當代攝影議題」(Foucault’s Pendulum)、「數位實習:燈光藝術」、「城市風景」、「專業攝影世界」、「攝影專業實習」、「攝影專題」、「攝影歷史」、「觀景相機藝術」、「著作權以及合約談判」、「專業藝術事業」、「光源的極致表現」「表演藝術和攝影」。


「美術攝影碩士」(M.F.A.)


為適應老師授課時間,研究所春、秋兩季幾乎只開一門「個別研究」,學生每星期和指導老師碰面,而全所共同上課時間都集中在暑假。「攝影史」採取線上教學,學生研讀指定教材之後,在特定時間和老師做線上筆談。該研究所課程雖沒有強調數位,但學生作品明顯朝向數位表現。除了靜態影像之外,學生也可以朝流動影像發展。由於系主任本身也是位律師,因此「數位時代中的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Digital Age)課程,是其他學校難有的資源。其他特殊課程還有兩個架構在新科技、工作形式、產品、流程以及作品之上的「網路專業」(Wired Studio)和「團隊專業」(Collaborative Studio)。


硬體設備方面,傳統大、中、小型照像機數量繁多,也擁有超過十部以上高階單眼數位數位相機,及中型數位機背。專業教學空間,有一間挑高非常理想的中型攝影棚做為「服飾攝影」的入門課程,再搭配業界教師個人工作室,作為進階的授課地點。傳統暗房中的放大設備相當現代化。數位攝影教育方面,由於主任深信「影像輸出是攝影創作的一部分,而不是平面設計的尾端工作,各式的顯像實驗也是教學重點之一」。因此,系上電腦設備五年前從平面設計部門獨立出來。[12]加上,系上重視數位輸出品質,因此「彩色管理」方面有許多非常細心的考量,例如:工作環境頂光都採用標準光源、液晶螢幕,專任助教每個禮拜都進行色彩校正等,讓學校和學生在耗材支出方面明顯受到控制。全系連同系主任只有兩位專任教師,卻有四十位以上的兼任教師。因此,龐大的兼任教師群是該校另一特色,而便於就近請到業界資深人士到校授課,這也是該校位居紐約、曼哈頓的優勢。


二、「賓州州立大學」


當代科技對傳統藝術媒材的教育而言,也是另外一種挑戰。以「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美術系來看。除了近兩年成立「新媒體藝術」專門部門之外,在傳統的繪畫、版畫教學中也強調和數位科技結合,但成效未知。研究所攝影專攻的學生非常少,反而其他藝術領域的學生,藉由照片創作的例子很多。


該校大學部將傳統顯像技術視為進階,而在攝影作為通識課程的理念很有特色,入門二學分的「基礎攝影」學生百人以上,內容是「數位攝影」和傳統「化學攝影」並行。除此之外,還有三個學分的「網路影像」,教導學生如何應用影像成為網路溝通工具,倒是非常貼近年輕族群的生活習性[13]。藝術學院二年級以後才有專業課程,例如:「化學式攝影」、「照片年代學」(Photo Chronology)、「專業數位攝影」,「攝影書」(Photo Book)、「照片拼貼」等。其中,「專業數位攝影」學生藉「大型觀景相機」先取得大的底片後,再掃描成高階的數位影像輸出。


「賓州州立大學」的數位攝影教育起步得非常早,九0年代便和柯達公司互動,開始實驗數位機背和傳統中型相機的結合。不過該校一直不是以商業攝影為主,所以學生這方面的作品平平。該校很早便有「數位掃描成像」的教學單元,兩千年初,隨著全球數位影像輸出機的改善,學生在藝術性的數位影像表現有進層的斬獲。在2005年的全校藝術教師聯展中,還可以看到教師以數位掃描結合永久保存相紙的數位作品。


三、「賓州大學」


全美長春藤體系的「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藝術系剛被歸納於設計學院之下。學生可專攻的創作素材非常多樣,[14]該校藝術教育的目標在於:提供給全校學生一個藝術涵養的空間與過程,短期內也沒有準備授予「藝術學士」(B.F.A.)計畫。攝影專攻方面,大學部成立近二十年,研究所則是近兩年的事。所裡每年招收八位新生,今年一半以上都是外國學生,除了台灣之外,還有韓國、義大利、法國以及波蘭。


開課名稱方面,大學部和研究所沒有太大差異,主要課目如下:「城市攝影」、「攝影I」、「攝影II-照片論文」、「攝影III-視覺日記」(Visual Diary)、「攝影藝術」、「進階專題-照片為主的空間裝置」、「身體和攝影」(The Body and Photography)、「建築、風景和城市:大型觀景相機」、「肖像攝影」、「基礎彩色攝影」、「進階彩色攝影」、「新聞攝影」、「大型相機攝影和專業閃燈」等。


硬體設備方面,賓大擁有幾大間黑白和彩色暗房,研究生的暗房是獨立的,不過由於都在地下室,視覺上不是很順暢。學生實習用的各類型相機十分充足,但目前只有一間和普通教室合用的簡易攝影棚。


攝影專攻的學生中,大學部近一半使用數位創作,研究生則近八成。面對攝影數位化,所長認為金錢是一大前提。在此之前,系上繼續開兩門傳統的彩色攝影課,而大型的C-print彩色機也繼續運轉中。系上有非常多的兼任教師,加上現有的課程內容、設備來看,「賓州大學」希望保有相當的傳統攝影,然後逐年再增加數位相關課程。所長更認為:「當今傳統攝影的作品已相當成熟,沒有道理急於拋棄,且對學生而言,多了解一些傳統攝影,也可以增加往後數位影像的創作力」。


四、「田納西大學」


類似美國其他公立大學的招生情形,即使是藝術學院,前兩年是開放給全校學生修課,「田納西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的大學部,三年級才有繪畫、素描、版畫、媒體藝術,及平面設計等專攻領域的學生出現。近年來,大學部藝術領域專攻學生增減的現象[15],學校並沒有特別在意;視為某種年度的自然消長。


該院在攝影教育哲理上有其較獨特想法。幾年前,前系主任有見於當代媒體藝術家在科技時代有熟悉各種媒體之需,因而整合電影、錄像、攝影「以時間為基礎的裝置和表演藝術」,以及「創意聲音」等為一體,劃破了靜、動影像的傳統隔閡,將攝影、錄像以及電影結合為「媒體藝術」系(Media Art)。


從網上學生的作品來看,無論是大學部或研究所,絕大部分是動態影像,讓人覺得,靜態攝影只是「鏡像藝術」的前段養成教育。事實上,再仔細審視大學部課程內容時,也不難發現其所謂的三大媒體,都僅止於點到為止的一、兩門課,還得涵蓋創作實務及相關史學的研讀,因此,學生想專攻靜態攝影不是件容易事。詳細課程有:「藝術史」、「基礎(美術)媒體藝術」、「現代藝術和電影史」、「電影藝術」、「錄像藝術」、「進階攝影 II」(數位攝影 I)、「進階攝影 III」(進階數位攝影 II)。研究所課程有「攝影 II, III」、「現代藝術和電影史」、「電影藝術」、「錄像藝術」、「媒體藝術專題」、「數位攝影」、「大型相機操作」、「個別研究」、「錄影藝術I, II」、「媒體藝術I, II」、「訪問藝術家研討會」等。


研究生入學前的作品必須涵蓋三個領域是該校一大特色,不過由於入學後還必須帶領大學部基礎課程,所以甚少有人能在三年內畢業。系上擁有三位攝影專任教授,一位錄像藝術駐校藝術家。專任教師授課的時數並不多,大學部基礎課程,多由研究生負責授課。傳統攝影設備方面,大小相機,甚至大型的8×10黑白放大機齊全。參訪時,新購的數位設備正值測試階段,尚未有專職的助教或器材管理人員,給人的印象是著重在影像美學的討論。動態影像部分的設備則大都老舊,數量也非常有限。


參訪前,網路資料顯現有兩門「數位攝影」,實際上仍只在籌措中。針對影像數位化一事,系上希望花較長時間讓學生徹底了解攝影本質,雖不刻意強調「數位攝影」,但允許學生使用數位方式成像。因此,目前開設「大型相機操作」,好讓學生將來可以把大底片加以掃描,產生高畫質的數位檔案。


五、「拉法葉藝術學院」


「拉法葉學院」(Lafayette College)是一個以理工為主的小型私立學校,位於賓州東邊邊界,和維吉尼亞州只有一河之隔。藝術系在一棟三層樓的藝術大樓裡,除了作為繪畫、雕塑、設計混合媒材的教學實習場所之外,還有一間規模不小的專業美術館。


藝術大樓的前身是汽車工廠,經過系主任和設計師巧妙的規劃,整棟大樓繼續保持「藝術工廠」精神。跟其他學校刻意將各部門明顯區隔的做法非常不同,該校的藝術系反而將它們盡量融合在一起,例如:數位的工作平台便分散在傳統工作室四周,刻意讓傳統和數位無明顯地區隔。


除了實質課程內容之外,更因為系主任的人脈關係,邀請紐約一帶的專業藝術家駐校是一大特質。這些專業藝術家,在學生大型工作室的四周成立個人繪畫、攝影或立體作品的工作區。由於相互間沒有隔牆,所以專業的工作室實際上是融入在教室裡,學生隨時都可以觀察到專業藝術家如何進行創作。除此之外,藝術家也經常接受學生的質詢,讓學習管道更多元化。


藝術學系對數位科技的應用,目前除了在設計專攻方面有悠久歷史之外,攝影尚未獨立。但是,多年來系主任從未間斷邀請攝影家來駐校,並在「藝術工廠」內展示最新的數位攝影藝術作品,算是另一種替代式的授課方式。


肆、參訪結果分析與沈思


全美國至少有40所獨立的藝術學院,以及2000所大學授予藝術相關學士學位。[16]本研究從近幾年來網路上的資料收集、分析,加上在東岸為主的幾個學校實地參訪,對美國大學院校面對「數位攝影」有以下更進一步的了解。


一、應對攝影數位化的態度類型


從深度參訪中,本文以「應對數位攝影」的態度及策略,將全美和攝影相關的大學區分為四種類型:(一)積極迎上數位化型;(二)以現有能力逐步靠近型,這個是美國學校最為普遍的狀況;(三)處變不驚型,大都出現在原體制中專任攝影教師就非常少,授課內容也不多者;(四)和私人攝影機構合作型,例如:「紐約大學佈爾客伯特分校」(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llege at Brockport)的「藝術和表演學系」(Department of Art and Performance)[17]。各學校在數位態度上的差異,除了原本的屬性之外,金錢因素和教師現有的結構等也有密切關係。


至於學生的情況,整體而言,美國大學生和台灣的情形極為類似,日常生活或是基礎的攝影課程都使用數位相機。但是單眼數位相機擁有的情況並不如想像中普遍。傳統攝影時代,學生個人設備的花費已不小,數位攝影的情形也不可能改善。更何況,這幾年來美國大學的學費高漲,對一般家庭而言,學習專業攝影當然是另一種額外負擔。


二、「數位攝影教師」的來源及其新角色


「印地安那大學」藝術學院在美國是歷史悠久的學校,從它最近公開徵求攝影教師的公告內容,不難看出全美攝影教育專業的新取向。一位三年合約的「助理教授」,專業背景除了要「美術碩士」(M.F.A.)之外,還要有非常積極的展覽紀錄,加上兩年大學及研究所教學經驗。授課內容方面,必須要能擔任各種程度的傳統攝影和數位影像,並且最好有錄像和裝置藝術創作的經驗。影像實際創作之外,專業理論還得再涵括:評論理論、當代議題、攝影史等。除此之外,應徵者要準備應徵信函、個人簡介、藝術創作概述、教學理念、還有二十張以上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職位還鼓勵女性和具多元文化背景者申謂。


上述應聘教師的要求絕不是特例,過去幾年美國「攝影教師學會」所能看到的教師聘僱的可能性,攝影教師必須同時教授設計相關課程是個普遍現象。也因此,「賓州大學」的系主任便無奈的表示:「時下對攝影教師的要求真的是無限上綱;遠超過一個老師專長的定義」。


至於數位專業教師來源,「賓州州立大學」藝術學院院長Gabe認為,新世代藝術領域相關的教師養成來自兩大方面:一是從小在數位環境下長大的年輕藝術家本質;再者,就是傳統藝術家對數位媒體的融入與自習。他進一步地指出,年輕數位藝術教師也許少了些傳統包袱,影像形式上會更多新意,但年紀稍長者,卻能延續早先傳統創作的經驗,有助於帶領學生朝內容的深度發展。「柏森設計學院」系主任曾直言:當下(私校)已沒有任何空間聘任一位「純粹、傳統」的攝影老師,相對地,該系上現聘用兩位具「美術攝影」碩士的全職助教。他(她)們除了在傳統攝影方面有相當基礎之外,更可在數位技術方面擔任重要角色,並同時也給學生適當的美學協助。其中一位助教還開授「色彩學」課程。相類似問題,「賓州大學」2006年也聘一位該校剛畢業、年紀梢長、同時專精於傳統和數位的研究生,為攝影講師。而「田納西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兼「媒體藝術系」主任Paul Lee在召聘藝術教師方面,雖強調單一媒材(例如:油畫)的專精,但也會把應聘者的數位能力視為加分。


從實地參訪或從網路資料看來,美國大學中現有師資結構還有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小學校只有一位攝影專任老師,好一點者三位,一旦每位教師只專精某些單項(例如:「心象攝影」)時,其攝影數位化的速度就越慢。其中,如再加上資深傳統的教授愈多者,其數位化的理想更遙不可及。總而言之,資深傳統攝影的老教師未達退休年齡,又沒有龐大的經費預算,學校只好將就現有的一切,繼續教授傳統攝影的內容。


三、迎向靜、動影像合一及網路化紀元


在参加過美國「攝影教育學會」的2005年東部區域年會(2005 SPE Mid-Atlantic Conference)中,作者體驗到美國攝影教育現況的一些相關問題。兩天的研討會,教師參與的情形並不熱烈,大多是研究生,甚至連贊助廠商所擺設的攤位都十分蕭條[18],(只見少數的傳統攝影器材)大不如作者十多年前學生時代參加年會的景況。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大會安排了龐大數量名家及學生的錄像作品,在會場中播放,充分顯示出靜態和流動影像在機器方面的結合,以及時下年輕人熱衷於YouTube的網上影片現象。


從影像教育的終極目標來看,「數位攝影」不應該只限於影像擷取及展現的數位化過程,而應用其科技特質,更進一步延伸攝影本質,探討影像在日常生活、藝術表現、文化承載等,各方面的新角色。數位科技對一般攝影術的衝擊在於:無論是審慎的藝術創作、實驗,或個人性的觀察和記錄,無形中都提供攝影者更多的膽識。再者,古人有所謂「觀千劍而後辨識器,品千曲而後知曉音」,提醒了現代人在圖象創作與學習過程中,閱讀現有資料或他人作品,和自己閉門、埋頭努力是對等重要。對此,網路的便捷性,無論是研究者、教師和學生,都已深切領受到。


四、數位化過程中的人本價值追尋


學院裡,學生的藝術品味及相關技術的掌控,明顯影響個人在影像工具方面的選擇。參訪期間,作者便體認到,美國很多學校,雖已有相當完備的數位設備,但仍有相當比例的學生喜歡傳統攝影,尤是黑白影像[19]。針對此,「柏森設計學院」攝影系主任認為;因為,傳統攝影術有很多機會讓學生得以「親手參與成像過程」,增加個人影像創作的成就感,進而增強對攝影的興趣。換句話說,「傳統攝影課程的價值,比較像是某種影像創作的觸媒。」這個理念同時解釋了,美國當今很多攝影系仍然保有各類型的「替代式攝影顯像術」的原因;無論是藉由底片、相紙,甚至古老的顯像技術,在數位時代中的影像教學真義是:除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影像表現形式,或寄望這些經由雙手完成的矯飾經驗,可以銜接上電腦螢幕前的滑鼠操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數位時代中仍不忘掉「手的特殊情感」。


以往攝影大師口中常說的:「使照片漂亮的是攝影者而不是相機」。在此,我們可見:攝影教育無論現在或未來,不應一味教授「影像寫作能力」;只講究影像形式之美或其論述的邏輯性等,而忽略了從人本的立點去思索影像內容及其動人處。


五、藝術學院的一般現況及攝影專攻學生的特質再思


美國一般大學的藝術教育經常隸屬「人文藝術學院」,入學前不見得需要準備精采的個人作品集,反而是一般科目的表現不得太差。相對地,獨立的「藝術學院」是可能以作品做為入學依據。只是,無論何種方式,一般大學的大一新生就進入藝術系,而六年內能順利畢業者竟然不到一半!學生轉系或停學的因素雖然非常多,但實際情況卻是:有很多高中生「不知道大學後要念什麼時,便選擇了藝術系。」[20]


由於藝術系中的繪畫、版畫、陶瓷等領域,大都要長些時間的技術磨練,因此,「小藝術家」如果提早從高中或大一開始入門,後期,至少在專業技術方面會比同學有較佳的表現。但是,攝影的情況則未必是如此。此外,繪畫或音樂的學生,從小就必須到一間專門的教室裡安靜地「自我」工作。也因此,高中的「小畫家」,年長之後會選擇藝術系為大學目標似乎較易理解。相對地,什麼樣的動機會讓高中畢業生想進入攝影系的問題,的確值得多探討。另方面,很多傳統的美術教室,觀察的訓練除了寫生之外,現在透過攝影手法也經常可見。這方面,對當下的大一新生而言,攝影早不再是值得特別強調的課題──拍照早是生活的一部分。可見,大學部的攝影課程訓練,如果不擔任生活觀察角色,它又可以擔任何種藝術創作或專業謀生訓練?這個問題從各校在「記錄攝影」和「美術攝影」的配置比重便可得知。顯然,前者是較考慮學生將來就業的可能性,而致力於「美術攝影」者,則更應該正視:即使當代藝術主流中,藉攝影活動所完成的作品比比皆是,但是並不等於相關的藝術品交易熱絡。實際情況是:市場上零星的攝影作品交易是以「傳統黑白照片為主」[21]。如果當下攝影系的目標在培養一位專業的「商業攝影師」,又如何看待當下的工商廣告攝影,不再須要大量攝影師的工作,改以設計師操刀的數位影像合成?可見,令人痛心的是:攝影教學,無論過去或現在「都難造就一位影像愛好者成為某種賺錢、謀生的工具」,而其過程無論學生、學校卻都得投入龐大的設備經費!傳統攝影教室已是如此,攝影數位化之後,教育成本則是更高──設備不但昂貴,汰舊速度也更快,這對任何私立學校而言,都不是一項好投資。


伍、美國攝影教育未來的可能性


對於攝數位影教育採取觀望的學校而言,消極來看,參差不齊的現況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都會回到某個「較平均」的局面。畢竟,數位科技演進太快,數位攝影術的軟、硬設備,無論是高畫質影像的拍攝、編輯、儲存或輸出等,每隔一小段時日,就會出現比現在更簡易、親和性更高,並且價錢更低者。屆時,後起學校在這方面的花費,便不會像現況這般沈重。如此猶如駝鳥般的消極態度,仔細地分析,卻也是所有數位產業最真實的寫照──購買任何產品的當下就是後悔的開始!


數位攝影術,除了靜、動影像技藝逐漸融合之外,影像和其他學術的關係也急速地拓展。因此,「傳統攝影系」透過數位攝影如何從事藝術行為,數位攝影教導了人們什麼,數位攝影如何成為一種研究工具等議題,無不影響攝影教育未來的動向。了解上述環境現況之後,不單單是美國,而是全世界的攝影教育者,都應該時時準備為傳統攝影系的新生而努力。因此,本文試就攝影教育相關發展提出幾項可能性的思考。


一、「影像設計系」


攝影藝術雖有:以繪畫為基礎的「矯飾攝影」和強調單純應用「鏡像」特質的「純粹攝影」,但後者在影像修補實務方面,藉由數位影像軟體的協助,可以更簡易地完成。至於「數位式的矯飾攝影」更是無所不能,只要應用科技便能運算出更豐富層次、高度重複性的圖案等,無時不為現代人提供更多的新刺激。「設計」,簡單來說,是一種結合純粹藝術和生活應用的學科。數位攝影家,無論是個別美學創作,或生活中的影像應用,為了讓個人影像能更進一步地和他人溝通,透過某種「邏輯性的設計」是必然途徑。何況,當下的專業攝影師,數位影像的操作能力,早是必備條件。「影像設計者」雖不比早先七○年代的「影像家」更為先進,但對於數位科技中的諸多特質,倒是有更明確的認知。


面對電腦影像的教學,「波斯州立大學」(Bois State University)「藝術系」,現有攝影教師三名,相關課程開在平面設計和攝影兩個領域,而「平面設計」專攻的學生,必修基礎和進階攝影。其他類似以「設計為本」的影像教育例子,還有「柏森設計學院」、「北伊諾大學」美術學院[22]等。其中,北伊大攝影課程主要在「設計和媒體」(The Design and Media Arts)學程[23],對攝影的態度不強調其傳統性,學生可以從事各種實驗或混合媒材的應用。而值得注意的是:其課程除專業課目之外,還有九個學分的基礎繪畫和設計。


二、以「鏡像」、時間形式為主的「媒體藝術系」


隨著科技、美學改變,攝影系如果將來必須和其他學科結合時的選擇,「柏森設計學院」的主任針對此議題表示,它們較有可能的走向是:和美術或以「鏡像」文化為主的「媒體藝術」結合。至於靜態影像和其他藝術媒介碰觸方面,「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是將「靜態攝影元素」(The Still-photography component)視為一種藝術表現媒介,當結合其他媒體和學術訓練時,特別強調其中的時間性思維。因此,動態影像反被視為靜態攝影的一部分;大一的基礎課程先行介紹「基礎流動影像」(Understanding Image in Motion ),二年級才是「攝影入門」。除此之外,「東卡羅蘭大學」藝術學程中(East Carolina University,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Programs),在攝影專攻領域裡開授「錄像藝術」。


理論上,靜態、動態影像都是「鏡像」形式,加上當下的照相機和攝影機,都具有錄製兩者的功能,可見學校教育將攝影、錄像及電影三者串聯,是必然的思維。奈何,現有三大領域早有獨立的藝術語彙和專業歷史。早在影像數位化之前,將攝影、錄影及電影合併為一的例子是:「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南伊諾大學」(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 Carbondale)的「電影和攝影系」等。只是,這些「有遠見」的學校,傳統攝影經常只被視為流動影像的基礎,師生又多受困於在校時間不足,難以深入所有的學習[24]。也因此,寄望當下數位科技可以更簡化其間,繁複的影像、聲音編輯,師生或許才有機會真正地融合靜、動「鏡像」特質為一體,發展更吻合新世代在聲、光、影及電玩成長經驗的作品。


三、「科技藝術系」


傳統攝影系如要朝藝術性發展,是不應只被淺薄地理解為:「將傳統平面、視覺藝術的數位化,或列印出螢幕裡的圖象」,而是積極地思索,如何不被只侷限於傳統攝影、美術單純的數位技藝再應用,進而面對人、科技、電腦作業能力、高度調合的新結果。再者,由於「數位藝術」結合了研究、創新和溝通為一體,其中的「不確定性」與「進行中」特質,加上教育網路化,勢必再帶動師生互動新關係。


將數位攝影「提昇」到「科技藝術系」的情況,可以參考「伊利諾州立大學」(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藝術學院」的攝影課程。它除傳統黑白、彩色攝影之外,也有數位攝影。較特別的是:來自藝術、音樂和戲劇三個領域的「科技藝術學程」,以「有什麼新東西?有什麼可能性?當下所擁有的不見得可以持續到下個年度?」為理念,開授多媒體設計的「數位錄影機和聲音」、「電腦繪圖」、「劇場設計」、「數位和MIDI音樂」、「網頁設計」。和一般的科技藝術學程不一樣,「伊利諾州立大學」特別著重音樂和劇場訓練;學生都必須研讀相關課程,使得以往籠統的「跨媒體設計」課程,在聲音部分有了學院式的切入點。除此之外,無論是「互動藝術」或「多媒體設計」中,也都正視其戲劇元素的訓練。


上述的討論及論述都集中在「傳統攝影系」,至於研究所部分,自古以來,甚少會特別「限制」學生只在靜態攝影中發展,反而是研究生個別的藝術認知才是絕對關係。也因此,「數位攝影研究所」是一個不必考慮的問題,倒是,將來藝術相關的研究所,也許只剩下「傳統媒材」專攻,及「數位藝術並用」兩大區塊。


參考書目


Charlotte Cotton,(2004), The Photograph as Contemporary Art, Thames & Hudson


註解


[1] 世新大學原先在「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八+四年原設有印製以及攝影兩組,傳該系已決定在2007年正式結束攝影組,並將課程融入其他相關學程。


[2] 2004-5的相關係研究,<台灣大專院校數位攝影教育適應性的觀察與省思>,台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學報》,8.


[3]美國「攝影教育學會」(Society of Photography Education)是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學術性組織,目前全美有四大區的分會,全國性會議是隔年召開。成員來除自在地大專院校教師、研究生之外,也有部分的國外學者。


[4] “The Pleasures of the Text”, The New Yaok Times Magazine, 01.22.06, p.19-15.


[5] 2006/02/26 民生報,「拓墣產業研究所」曾勾畫出近期消費性數位產品新趨勢中,例如︰高解析度視聽設計的整體性發展,消費性的攝錄影機朝HD高解析度方向、電漿與液晶電視在Full HD方面的競爭白熱化、藍光與HD DVD進入戰國時代、娛樂性電腦邁入平台戰爭、次世代遊戲主機Xbox 360和PS3不僅是遊戲也是高畫質影音的播放器、在第五代iPod帶動下可看影片的隨身聽成為市場主流,其他的隨身娛樂也將成為重要趨勢等


[6]例如:相機名稱、鏡頭、感光指數,或成像時間等。


[7] 《照片進入當代藝術》(The Photograph as Contemporary Art),作者Charlotte Cotton以類似調查的方法,觀看並分析紐約、倫敦、柏林、東京等幾個重要展出的150位影像藝術家。


[8]例如:將彩色照片先行真空處理,然後再附著在亮麗的壓克力板後面,進而框裱上厚重的不鏽鋼框等。


[9]例如:藉數位科技傳達影像或聲音所建構出的訊息及空間。


[10]針對「數位藝術」特殊的建構過程,英國利物浦大學學者Sean Cubitt更稱之為調節(meditation),不但視其是當今「數位藝術」最重要的目標,也進一步強調調節不一定得由人來執行。


[11] 韓國目前大專院校攝影系和研究所現有的個數遠超過台灣


[12] 在數位輸出的研究已有一段時間,目前擁有三十座獨立工作站,分別配有20英吋液晶螢幕及獨立11英吋出口的小型噴墨輸出機。除此之外,還有好幾部大型的專業輸出機。


[13]以2005年九月上旬的報導為例,全球有二千七百萬,三十歲以下為主的族群在My Space中註冊並擁有個人網頁。


[14] 「電影、錄影、動畫和多媒體」、「繪畫」、「彩繪與拼貼」、「雕塑」、「設計」、「公共藝術」、「版畫」、「陶瓷」、「數位影像」、「攝影」等


[15] 現任「媒體藝術系」主任同時也是藝術學院院長Paul Lee明確指出,過去三年中繪畫、版畫呈現約有百分之十的成長,平面設計則高達百分之四十二。相對地,媒體藝術和雕塑方面,學生人數則有減少。


[16] Art Academy or Academe?, The New York Times, Education Life, 1/8/06, p.16


[17] 該系本身並沒有任何攝影專攻課程、也沒有數位藝術相關領域教師,然而,大學部和研究所學生都和私人「視覺藝術工作坊」(Visual Studies workshop)取得建教合作。


[18]第一天教師的個別研究和影像創作發表,第二天下午則安排四個不同學校的研究所介紹。


[19]這樣的情形,作者只有在臺灣自己教授學校的「基礎攝影」有類似現象;其他課程便甚少有學生對於進階的黑白顯像術有興趣。


[20] Art Academy or Academe?, The New York Times, Education Life, 1/8/06, p.16


[21] 電訪Ohio University. Visual Communication系主任Terry Eller.


[22] 擁有六十位的專門藝術教師,九百位大學部學生和一百三十位研究生。視覺藝術媒體專攻的範疇包括:繪畫、版畫、插畫、珠寶設計、織品設計、陶瓷以及雕塑。


[23] 這個學程教學又細分成「攝影」、「時間藝術」(Time Arts)和「視覺傳播」三大領域


[24]參訪的「田納西州立大學」「媒體藝術」的問題,足為他校借鏡。


本文發表於國立教育編譯館,《美育》161期

◀︎回上一頁
  • Black Facebook Icon
  • Black Instagram Icon
  • YouTube
  • 14887640061543238901-51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