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法國椅子在台灣》伊通個展 French Chair in Taiwan


 

《法國椅子在台灣》──臺北

French Chair in Taiwan


游本寬 1999 展於 臺北,伊通公園




《法國椅子在台灣》 創作自述與感言


前言


自一九八九年學業完成返國以來,只有九○年曾在「北美館」及「省美館」有過大型個展。由於長期任教於學院,加上花在文字上的時間不少,因此往往被圈內的朋友視為文字工作者,而非影像創作者。雖是如此,自己倒是很清楚,書堆中的日子,是要藉由前人睿智來增長個人藝術哲理的素養,以期能對往後創作有所助益。 近兩、三年,或許創作所沈積的能量夠了;或許是台灣藝術環境時機的適宜,個人開始受邀參與國內、外幾個主題式的聯展。此次在台北「伊通公園」所展出的《法國椅子在台灣》觀光影像系列,是回國近十年來第二次的個展。和前次個展相距這麼多年,作品是否已更具個人風格一事雖無法透視,但卻樂於將自身創作經驗,藉由文字的思慮與沉澱,來和讀者做另類互動。


創作緣起


回顧近十年來個人創作的內容,都圍繞著文化(尤其是本地)相關議題,這樣的原動力除來自曾在國外求學的背景之外,還加上當下國際婚姻實體。因此,文化價值判定的紛擾,對個人而言,事實上是生活中不可抹視的部分。 從某個角度來看,文化宣傳一直是國家、民族機制運作中的嚴肅策略,因此,從傳統文宣的遞送,乃至於遠到他國去蓋一間館、一座城等行銷方式行之有年。奈何,當今地球村中的現代人,憑藉著個人豐富、新穎的資訊管道,不但隨意、跳躍的擷取飄泊在虛擬時空中的一切,並且還能再將它們快速、無限次,無遠弗屆的轉送出去,行銷的速度與成效,非傳統可以比擬。新的資訊結構促使寰宇中資料的量增多了,但並不表示其質也被對等的提昇,更遑論,村民間的距離得以因此而縮近些。 雖說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但是資訊時代的生活方式,卻顛覆了傳統認知的態度與方法;以往,人們要藉由身臨其境的體驗形式已不復存,取而代之的是無以量計的科技擬像。也因此,世紀交替過程中,人類官能上的顯像是:視覺性經驗正頂替著其他的知覺。以出國觀光增廣見聞為例,一種西方人所謂的「座椅式觀光客」(armchair tourists)行舉,不但加速了「擬像」在當代文明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且還在放棄資訊本質的同時,取代了人們實地去體驗、去佔有的欲望。於是,地球村中的現代人,對於外在文化的瞭解,個個都是以「在地觀光客」的方式與態度來面對,徹徹底底的足不出戶了。 《法國椅子在台灣》觀光旅遊影像系列,除了是個人長期以來對文化議題的感悟之外,藝術形式的創作機緣則是:年前,應邀參加由台灣及歐洲當代藝術家所共同組成的「你說‧我聽」主題展時所凝聚而出。當該展覽在台灣結束後,接著轉往巴黎近郊「畢松當代藝術中心」時,個人便意圖藉此出國機會做一件作品,來涉論當代人對外來文化,以片斷、虛擬取代真實的認知態度。


意念賦形與解析


對前述意念的具體賦形,個人認為觀光客那種來去匆匆,片面、零星式的認知態度與結果最吻合這樣的特質。因此,便以一張具古典造形且裝飾繁複的「進口」法式椅子,來表徵個人,甚至是絕大多數台灣人,對法國文化在著名的鐵塔、菜餚之外,另一種片面式的認知。接著,個人延伸觀光客的思維,將椅子擬人化;似法國觀光客般的載運到台灣各地旅遊並拍照留念,然後再將照片送回椅子的故鄉——法國展出。當《法國椅子在台灣》系列在法國首展時,作品的概念,除了論及椅子在二國間,以實物及影像所做的「雙向文化進、出口」之外,另一個潛藏的表演藝術,則來自於本系列大量的「旅遊照片」,使得椅子的四隻腳猶如真的在全島各地走透透般。 之後,個人對典型觀光客意象更進一步的形式轉換,是以刻板的觀光旅遊照片,做為每一單張影像的賦形基模;也就是,意識性、規格化的採用「長景深」影像、二比三「橫式構圖」、將主被攝物(法國椅子)以「順光」、「端正」的角度凝視鏡頭,並且刻意的讓它在畫面中佔較小比例等等,意圖不斷的提醒觀者,這是一個關於觀光旅遊的藝術創作。至於拍照過程,除了在制式風景點有儀式性活動之外,也同時留影於極平凡的景物之前,以觸及「個人地標」認定的議題,進而讓私密的影像符碼成為引人入勝的焦點。 《法國椅子在台灣》系列除了試從觀光旅遊照片來轉呈當代文化以破碎、虛擬取代真實認知的現像之外,其他的表現形式還包括:


(一)幻燈影像裝置


《法國椅子在台灣》在法國首展時,是把八十張影像以快速、連續的幻燈投射方式,配合巨大、變形和破碎的外觀,表現典型觀光客在身臨異域時走馬看花的心態與情境。這裡,破碎形式意謂著個人對各類型「文化進出口」活動的觀點——無論傳播科技如何先進,人際溝通或文化交流的結果都是殘缺不全。 同一作品在台北「伊通公園」展出時,則進一步採用「影」、「音」混合的裝置,強調觀光時的匆忙與零亂,和不時有小販在旁叫售「干擾遊客」的情境。空間裡,主牆面上快速投射著,實景大小但變形的椅子旅遊照片;兩側後方隨機播放著二組投射影像:一是「台灣式」的公共空間,另一端則是把幻燈機對著樓梯邊角投射,將典型台灣建物的影像成像在前後不同的焦點平面上。繁複的影像空間中,令人急促、壓迫感的機械聲,來自幻燈機在換片時聲音的擴大,算是陣陣小販吆喝聲的轉化。


(二)靜態的彩色大照片


《法國椅子在台灣》觀光影像系列在創作過程中,原本象徵外來客的椅子,事實上是迅速、自然的成了個人自身的轉換。此時,拍照的鏡頭雖是朝外,底片卻是向內;將影像視為一種自省的工具;一種對周遭文化的檢視框。內省式影像,除了零星見於幻燈投影之外,伊通的牆面上一系列深具異國(尤其是歐洲)建物情調的巨幅彩照(120×180 cm),描述的則是當代台灣人面對外來文化的心態。 和連續、快速投射影像不同,靜態照片在觀看時有較多的主控空間。靜態的《法國椅子在台灣》大影像,在中、西異質的強烈對比下,不但糾集、統合了影像中各個細碎的訊息,更讓那些因過於熟悉,而為在地人所忽視的景物,在細看之後,產生了另一股內省的張力。這樣的變化使《法國椅子在台灣》在台灣的展出時,得以再現出它的另一層意圖。


(三)風景名信片式的小照片


延續觀光旅遊活動意念,展場轉角有一組十來張明信片大小,有關於台灣土地的另類「私人風景」影像,依著牆面由上而下排開。特殊的形式,常誘使觀者在貼近、上仰、下蹲等觀閱過程中,領略出另一種貼心感。


(四)塑膠帆布上的影像


同一個展示空間裡,和上述小作品相對映的<鶯歌雨中行>(230×345 cm),是一件猶如身歷其境的陰雨天巨幅影像。畫面中,法國椅子披著一塊雨衣般的透明塑膠布,佇立在鶯歌陶瓷廠的大馬路旁。「躲雨」的塑膠帆布影像,除了讓大帆布和小塑膠衣產生會心的材質對話之外,同時還調侃了影像的真實性。


(五)照片裝置


伊通展出中另一件饒富趣味的裝置作品<觀音山之旅>(180×270 cm),是此次展中唯一沒有法國椅子的照片。取而代之的是,將主角--法國椅子,放置在一幅「純」台灣景緻的大照片前,讓觀者在椅子和背景間,以虛擬拼貼方式,自由、無限的完成《法國椅子在台灣》,而當觀者在尋找個人最佳的視點時,其身體不經意移動,事實上也是一件有關於拍照行為的作品。


小結


多年來,個人大多以台灣在地球村中,慌亂、無助的現象為創作內容,陸續發表過紀錄性顯著的《真假之間》影像系列多次。《法國椅子在台灣》觀光影像系列,內容雖是前者的延伸,但是形式方面卻極不相同。它是先對鏡頭前的景物加以添造後,再用「純粹攝影」的方法來紀錄,讓觀者游離於真實和虛擬間。在合成影像盛行的世代中,《法國椅子在台灣》在伊通的展出,不少觀眾都會好奇的想知道:這些都是電腦合成照片嗎?

 

相關影音



◀︎回上一頁
  • Black Facebook Icon
  • Black Instagram Icon
  • YouTube
  • 14887640061543238901-51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