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攝影論文影像短調 告別“舊攝影”的方式——評《角落映像》

游本寬 /政治大學廣告系專任教授


資深新聞攝影記者陳建仲,年少時,相機是探索世界、關懷人類的重要工具;照片儲存自己和別人許許多多的心情故事。只是,日後拍照一旦成為維生技倆,無止境的快門聲,早先按快門的指尖熱情便抵擋不住媒體時間壓迫的冷酷。觀景窗於是淪為某種傾倒垃圾影像的出口;手上的照片不但連自己都不再喜歡,細細的相機肩帶竟也成了肩上最深的印紋。


《角落映像》是作者長期媒體攝影工作之後的大省,重整多年來心怡作品的出版。攝影書中圖文並茂的結構,雖參照新聞照片特質,將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物象等類項加以區隔,但影像內容卻多為非新聞時效、重個人表現的「美術攝影」。 例如:「人物篇」中,依循照片左側比一般圖說更深入的文字導讀,讀者往往在洞悉圖象文本的嘻戲原意之外,延伸知曉故事的後續發展。圖、文裡,陳建仲年輕的情感展露出對人,尤其是異性的敏銳觀察。「事件篇」,他以數張新聞導向照片開啟,交錯著常人對政治議題的抗爭、百姓生活中的意外事件,以及多幅個人童年往事的紀憶。事件影像在顯露鏡頭對人為之事的無奈、絕望中,不失孩童純真、豐富肢體語言的關注是一大特色。「時間篇」中,無論機械運作的快或慢,底片在記錄鏡頭前事物的同時,還有更多拍攝者對成像工具專業性操控的遺痕。圖書翻閱過半之後,漂亮構圖的影像一再湧現於地景與物象之中;鏡頭與光線也似乎無視於對象、內容的更異,總是能讓萬物歸依在內聚、祥和的圖框裡。


圖、文合一的《角落映像》,在幾篇動人文字前導下,一種讓人急於讀文在先、閱圖於後之欲油然而生;照片明顯成了插圖式文、圖應對的版本。除此之外,為了讓其中的故事能說更完整,即使是靜態影像,也仿效動態般,採用多張、廣角度的照片編輯。因此,在前後串連或左右比對式說清楚、講明白之後,陳建仲的攝影藝術成了一種再現真實工具,《角落映像》則和時下數位、E世代新虛擬之美,不但同台對唱還相較各自喉聲的高低。


從社會、文化角度來看《角落映像》反應的真象除了是:在台灣,喜歡拍照的人不見得就能長期以此維生之外,攝影紀錄一事當下仍停留在《人間雜誌》的認知。換句話說,拍照者往往是強壓抑現實環境中的色彩真實;黑白底片只為社會邊陲民族顯像;鏡頭就是無法抗拒童真媚力等,似如同儕間的公約與默契。只是,攝影記者包包內的“藝術照片”和職場所需又有什麼不同?


來回輪轉地比對《角落映像》的封面和封底影像,那些被拋撒在空中的照片應該就是作者舊攝影的包袱,一串來自成長經驗、教育歷程、現實生計的綜合體。但願照片落地後,會呈現更多、更新陳建仲走出的角落,用不一樣人生關切所攝得的新風格。


本文刊載於 中國時報




◀︎回上一頁
  • Black Facebook Icon
  • Black Instagram Icon
  • YouTube
  • 14887640061543238901-51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