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紀錄性超現實的幻夢

游本寬


從版畫創作進入藝術之門的日本攝影家今道子,如美國的「版畫型攝影家」( Printmaking photographer ) 傑利.尤斯曼 ( Jerry N﹒Uelsmdnn ) 一樣,都藉由物件重組構置出照片中的心智世界。其中,今道子拍攝前先將對象物做一番改造的手法,更似一種實物拼貼,大不同於尤斯曼在暗房所做的影像蒙太奇。兩人即使成像過程有異,最後的照片結果,卻同時以「現代主義」精神為依歸,顯現細密銀粒子連續階調的特質。內容對象上,今道子以各式生鮮魚蝦為材料所做成的運動鞋、帽子、胸罩等被攝物,和尤斯曼七○年代影像中的牛排、刀叉、沙發椅,都具有「普普藝術」的平凡、親切特質。


來台展出的座談中,當今道子被問到影像創作實務時,並不覺得曾深受過任何攝影家影響,只是喜歡愛德華.威斯頓 ( Edward Weston) 的作品──尤其是小男孩<Neil>(1925)的裸背所散發出的強烈雕塑感,及其男、女不分的神秘性。這樣的提示,似乎說明了今道子眾多神奇物象的照片,某方面是作者為自己「雕塑品」所做的紀錄照,而其中深沉、漆黑的背景處理,恐怕不全是為了營造神秘,更像是一種純化、突顯被攝物的圖象空間用意。細比較她這方面的意念,事實上和威斯頓墨西哥時期所拍攝的貝殼、高麗菜也極為相似,兩人都被物體本身獨特的造形、紋理或質感所吸引。有趣的是,今道子早期也曾以高麗菜為創作對象,但不像威斯頓透過近攝手法,將蔬菜的葉脈表現的如高山峻嶺般,而是把多個高麗菜裝進網子裡組成一個個的人偶,並安排「她」坐在樓梯間或椅子上。翻閱今道子這些早期的高麗菜人偶影像時,腦中隱約浮現的倒是歐洲超現實攝影家漢斯.貝勒門 (Hans Bellmer1902-1975) 的《娃娃》(Doll) 系列。


今道子生鮮主題最大特色是,攝影前親手為對象所做的即時處理,使得照片中,魚頭不是雙眼仍含著氣,便是章魚爪上水珠斑斑。於是,新鮮之中,徜徉著死亡事實的影像震憾,便成了這些作品最大的藝術招牌。然而,如此「日本式」的生鮮經驗,對許多生平只靠超商冷凍櫃裡去頭、缺尾魚片長大的西方觀眾而言,其視覺震懾程度不難想像。賞析今道子的影像藝術,除了來自對象本身、神奇的分解與重組結果之外,還有她在廚子、雕塑家及攝影家角色間的迴轉。只是,廚子不會刻意張顯魚眼或鱗片在個人盤飾之中,唯有藝術家才能將生活中的食材,提昇成一種超現實藝術。繁複的生、死、又再生的對象轉換,攝影應該是今道子最佳的藝術媒材選擇。畢竟,照片中帶水感的魚鱗反光,不但為生鮮真魚、活蟹的實體雕塑做了務實的紀錄,也是另一種藝術想像。


本文曾刊載於 影像雜誌 15期/1995年6月,改寫於2007年7月

Comments


◀︎回上一頁
  • Black Facebook Icon
  • Black Instagram Icon
  • YouTube
  • 14887640061543238901-51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