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無法忽視的場景之外―關於游本寬退位後的高度神秘關注

在幾回觀看游本寬的作品後,個人對於這位過度「安靜」的藝術家感到好奇。當然,傳統的攝影作品是靜態的,這裡指的不是表現形式,也並非是拍攝者的行為,而是 一個攝影者面對事物的態度問題。本文試圖從《法國椅子》、《台詞》、《家庭照》三個系列作品去圍繞出一個同質性的觀看距離關係。


相較於許多攝影藝術家總是大聲喧嚷的以強力視覺刺激語彙訴求自我風格,游本寬的「安靜」,讓我想起了布希亞論攝影時提出過類似逆向思考的觀點。


您以為是因為您有樂趣才會去拍攝某個場景(scène)- 事實上,是場景本身想要被拍攝。您只是在它成為場景(sa mise en scène)的過程中,扮演一個臨時演員的角色。主體只是事物反諷地出現的一個代理作用者。(註1)


這樣的一個說法便是突顯主體必須在影像現身的過程中「退位」,並進而將它當作一種規則與態度來遵守。在這裡主客體之間的相對位置、觀念灌輸及技術操作等在人 與被攝物的角色上似乎要有所調整,這個「退位」的動作,其實是等同於布希亞所提的「攝影的樂趣是一種客觀的歡愉」,人這個主體在這裡必須一定程度放下過往 對於攝像的知識、拋棄理性邏輯上的主觀要求,甚至有些反應認知已是個人的反射動作,都要予以去除,如同顯像的那道光或底片般的客觀,這是一個純粹「介質」 的意識。


游本寬某種程度是被場景召喚的,就像「台詞」中路邊的文字或「家庭照」裡親人的一舉一動,都對他發出了強烈的告知,「拍我,這個瞬間需要被留下」,即使是 需要被搬移設定的法國椅子,其場景不論是作者無意中經過或在記憶中的風景,也是如此的召喚著他,於是他的畫面「保持距離」,他聽話的完成按下快門的動作, 似乎也慢慢的「退位」,但不缺席。

拍攝者聽從召喚,慢慢的習慣了以直覺決定瞬間,他的主體處在一種懸浮的狀態,只輕微施力,最重要的部分是在於使得客體不再被看待為是主體的意志分身與觀念 存在,而是能獨立的表現出主體的不在與消亡之處,這是一種自我放空的精神訓練。布希亞於此描述個人的經驗:


客體必須被牢牢盯住,受到強烈地注視,被觀看凝定不動。客體不應該擺出被拍攝的姿態,而是操作者必須屏住氣息,以便在時間及身體之中製造空虛。但那也是在意念之屏住氣息,心無所想,使得意識的表面和軟片一樣地純靜無瑕。不再把自己當作是一個再現者,而是把自身當作一個自有其循環週期的物體,對於場景處理毫不關心,進入一種對於自我和客體都具有極度審慎態度的狀態。這裏面有一種可由人心領神會的愉悅,而這種具有魔力的喜悅狀態,也發生在遊戲之中 - 這時我們已經走出自我形象的侷限,被帶入了幸福的命定性之中。您在裏頭,但不是您在玩。於是自我便被放空了,自我的周圍也放空了,產生了一種奧義啟蒙式的封閉狀態。您不再把自我投射在形象之中 - 您產生了一個世界,像是一個獨特的事件,沒有註解說明。(註2)


場景的立場在第一時間似乎處於一個稍縱即逝、被瀏覽的當下,因拍攝者的順從召喚,場景不再是因為拍攝者刻意的安排認定有意義而被拍攝,而是被拍攝使得客體的 存在價值被提高,拍攝者主體因為不強求,所以有所得,我們聽到了世界自身說話,而不是人一直在說,彷彿主體所見的皆不重要,唯有被客體告知吸引凝視的當下 才有所驗證。人這一主體將自身中斷,使得一向飽滿的意志空間出現空缺,客體的出現由物體自己發動,給了世界有一主導的契機。於是法國椅子在台灣說話了,台詞說話了,異國聯姻的家庭也說話了。


作者於此是否就真的閉嘴,難道就這麼事不關己,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作者用了一個具有風險但高明的手法,這其中需要有高度的執念。在看似隨性的景框,作者的精神狀態需要保持一定的專注力,以獵取瞬間消逝的場景;在看似平常的畫面,作者灌注高度的情感,讓他人在觀看相同場景時,也能感同身受。這樣的退居幕後,近乎隱形於景框外的注視,讓畫面的細節在觀看的過程中開始產生對話,但這對話中的線索有隔閡,是一種文化差異的隔閡,是時間、空間、人三者產生的落差,這是一個歷史的問題。民族性的不適應在此被突顯出來了,在一時無法獲得解答的情狀下,於是開始提出疑問為何留下這些畫面,以退為進的手法讓我們開始思考「身分」問題,立場的定位似乎出現了複選,拍攝者成為了所有場景再現的關鍵媒介,場景成了主體文化的顯像屏幕。因此,先前所提到的召喚,並非真的是場景在召 喚,而是作者自身一定程度的放棄理性控制後,開始由感性主導,而幕後黑手即是拍攝者成長經驗,他的文化觀點用一種隱性的方式如此言說。但主體形象的持續不 現身與靜默,態度似乎是有什麼難言之隱,或是不知如何才能完整說明白,甚至是不願表達。沉默使得場景被硬生生的擱置,逼使的場景面對場景自己。


這樣一種 多向迴音凝聚中心反射出自身主體文化,以他者迂迴形構出的價值觀,將單點議題累積出資料庫的系列作品呈顯手法,看似日常軟性,實則非常強硬。游本寬與場景的身分位置已不再只是他們自己,而是某個時代文化情結的難解縮影。


註釋

註1 《布希亞論攝影》新書摘要與書評,林志明 文,ART HISTORY國科會西洋藝術史研究推動計畫網站。 http://www.ntnu.edu.tw/fna/arthistory/c_articals_f.htm。


註2 同註1。

Commentaires


◀︎回上一頁
  • Black Facebook Icon
  • Black Instagram Icon
  • YouTube
  • 14887640061543238901-51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