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5日至7月4日廣東美術館與台灣美術館首度合作,廣東美術館在台灣美術館的展廳內,策劃“時空中的一個點——廣東美術館藏當代藝術作品展”,這是廣東美術館在台灣地區舉辦的最大規模藏品展覽。
5月16日在台灣美術館一樓演講廳舉行了“時空中的一個點:廣東美術館館藏當代藝術作品展”學術論壇。 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有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先生、廣東美術館助理研究員張芬女士,台灣美術館館長黃才郎先生、台灣美術館助理研究員張正霖先生,參展藝術家歐寧先生、周浩先生、鄭波先生,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顧世勇先生、台灣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及攝影藝術家游本寬先生、台灣大學林宏章教授、彰化師範大學美術係與藝術教育研究所主任及漫畫家陳冠君教授等。
在論壇上的致辭上,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表示,此次展覽作為藝術交流的橋樑,是以當代藝術作為鏈接點,呈現城市文化和城市觀點,因為城市是社會發展的具體呈現。 台灣美術館館長黃才郎表示,兩岸藝術籍著互訪和展覽,在這幾年有著充分的交流,但相互展覽館藏還是首見。 由於廣東在近代位於東西接觸的重要位置,在改革開放後也具首開大門的優勢,讓廣東美術館不僅具地域性,在國際交流上也是佼佼者,其館藏特色以當代為主,也關注海外華人的創作。
廣東美術館助理研究員張芬女士,作為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之一,在論壇上講述“時空中的一個點”這個展覽便是用廣東美術館的當代藝術藏品為例,用藝術家們鮮活生動的藝術實踐,講述站在時空中的這個點上的“我們”選擇與行進的故事。 她引用笛卡爾的話,說明當下是一個懷疑的時代,懷疑那個充滿著清晰明確的思想的未來是否能夠開啟到來。 正是因為存有這懷疑和猶豫,我們才能懷著難得的冷靜,“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然後分析輕重彼此,努力地尋求行進中的平衡。
台灣美術館助理研究員張正霖先生,向聽眾作出以《書寫當代中國》為題的大會報告。 他從“現代性與中國前衛”、“都市摩登的光與影”、“消費與認同”、“邊緣與再現”、“記憶與他者”等方面講述他所“核心關懷”的三個議題:審美現代性問題、藝術家的生命史與國族歷史的交集面貌、兩岸三地藝術史研究的對話從方法論到史觀。 他認為現階段對於在兩岸三地,乃至第四地(新加坡)之間,當代藝術家個人、作品及其歷史脈絡的研究還有很大的開拓空間,我們在理解彼此的藝術歷程上也有若干膈膜,此次廣東美術館的典藏品來台展出,配合相關交流活動,相信對解決此問題將甚有幫助。
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顧世勇先生點評中,認為本次展覽以“時空中的一個點”為題,除了表述兩岸不同文化區位的空間差異外,也彰顯改革開放30年來,兩岸文化交流進程的發展,因此具有空間性和時間性。 而且,本次展覽中眾多元素本身的呈現,以及相互之間一種非邏輯、非再現的意趣,展現出眾位藝術家對社會現實的反思,他們或追尋幻想、愛情和藝術,或向昨天詢問,或向他者藉鑑,各自構想出一些可能或者不可能的實驗來尋求面對的方法。
兼任攝影家和教育者的游本寬先生,曾影響出一批“游本寬式”的台灣攝影家們,他們客觀觀察,冷靜對待台灣人的本土生活,向觀者傳遞真實台灣的各個片斷。 他評價本次的展覽時,認為城市沒有美,大都會的藝術是雷同2經的,無論是廣州,還是上海,又或者是深圳,很多建築都讓他容易想到東京的某些地方,而北京的局部又貌似另一個國際大都會。 今天的中國大陸正在經曆日益城市化的過程,大批的民工湧入城市,大片的高樓大廈綿延連接,不斷地擴展城市的邊界。 本次展覽“城市/蜃樓”的主題作品,冷靜地掛看待這股熱火朝天的喧囂的城市建設潮。
出席本次論壇的參展藝術家有三位,分別是歐寧、周浩和鄭波。 歐寧參展的作品,是與曹斐一起合作,在2003年創作的實驗紀錄片《三元里》,拍攝的是在廣州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的典型案例,一個名為三元里的“城中村”。 歐寧在講述自己的創作經歷時,說首在“三元里”,低矮密集的村屋與現代化的摩天高樓只一牆之隔,潮濕陰暗的小樓相互間隔只容見到一線天光,城市和農村在這里斗爭又並存,成為城市化與中國土地制度之間矛盾和衝突的典型展場。
而周浩與吉江紅的參展作品《厚街》記錄的則是從中國內地農村來到南方城鎮打工的農民的悲歡。 他們中,有人懷抱著改變命運的夢想,有人擔心著工作朝不保夕,有人盼望著掙到錢再回家鄉,有人已經把老人孩子一併帶出來生活。 農民工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一個重要的部分,正是他們用勞動改變著城市的面貌,他們本身也成為城市化進程中不可忽視的因素。
鄭波在參展作品《賈里布群島》中提出,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我們將會怎樣? 如果我們出生時就年老體衰,然後逐漸變得年輕起來,回到壯年、青年、童年,最後退回到母親的體內。 這樣的話,我們對待工作、生活、愛情、親情、幸福、痛苦、成功、失敗等等問題會不會有別樣的態度呢? 雷姆?庫哈斯說過,也許21世紀之初會被人們記住的原因就在於,從此,城市將不會再被看做與消費無關。
據悉,本次展覽展示了廣東美術館的館藏中的33組精品,並對自己的收藏理念進行梳理。 該系列的展品多與廣州地域相關,同時覆含了以廣州為主的城市現象為由創作而成的藝術作品,從而增進城市之間的藝術交流。 該展覽共分為四個部分,分別以空間、時間、身份、選擇等幾個主題來講述今天的“我”們對現實的觀看,自處的心情,以及選擇與行進的故事,這也是廣東美術館在台灣地區舉辦的最大規模藏品展覽。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