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台灣公共藝術──地標篇》影像裝置
Public Art in Taiwan: Landmarks
游本寬 展於《非20℃──台灣當代藝術中的『常溫』影像展》,國立臺灣美術館
台灣公共藝術-地標篇」創作自述
「從吳厝下車後,直走,看見那棟高的藍色大水塔後,再右轉就是我家了。」這樣的對話是我們對地上物(公共藝術)的生活應用,也是台灣早期某些地名、站牌名稱的由來。走過竹山鎮,看到路口矗立著大大搶眼的蕃薯造形時,不禁讓人有:「來喔!我的家鄉有芋頭、蕃薯,別錯過!」親切、溫馨又道地的家鄉感。類似這種印記鮮明、易於辨識的「地標」景象,在台灣各鄉鎮常可看到,只要稍加留意,就能感受到在地人(尤其是常民哲學中)率真質樸的一面。
用相機記錄台灣人的生活哲學,一直是個人近期創作的關注焦點,例如:發表多次的「台灣房子」,近作的「台灣公共藝術」等系列。它們從驚豔的對象初遇,到後段的影像靜思過程,總讓自己有更貼近這塊土地的實質感。
此次在「國立台灣美術館」發表的《台灣公共藝術—地標篇》,內容上表述了在地人對戶外公共形體在寫實形態方面的偏好,以及那種說不清的率直。也因此,台灣各地的地標,尤其是那些非都會城市的標的物,不管製造者(擁有者)有意或無意,一旦成為指示性建物時,便代表某一特定區域(甚至全島民眾)在情感、生活習性與美學、品味的共識。
碩大空間裡,地標篇的影像呈現形式,一邊是由十大張傳統影像所堆排成的兩根「影像柱」,它既是個人對影像上、下檢閱方式的一種思維,也藉此應對地標在實物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