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本寬
柳建同,1988年國立藝專美工科畢業,如同國內許多愛好攝影的年輕人一般,對攝影的接觸是來自學校的設計課程。不同的是,他有個唸文大印刷攝影系的姊姊,由於在學校使用器材的不便,所以早就在家裡設置了暗房,提早了他對攝影的接觸。
柳建同在考進藝專以前,一直都對理工的學科較有興趣,進了美工科以後也只有攝影課較能引起他的學習慾望。
今年五月在恆昶藝廊,柳建同舉辦了他的首次個展——「報導風景」。對於這次展出效果,他個人覺得是因為沒有充份的運用媒體,因此效果不佳,參觀者都是自己現在上班的同事或以前的同學,這也是大部份年輕創作者的相同境遇。
「報導風景」系列,作者以深入及多方探知的“報導精神”,轉換一般的照片呈現形式而成為另一種個人性的表現,使最後的結果是和真實、客觀的視訊傳達無直接關係。作品中令人較為印象深刻的是,柳建同的風景世界都是以三張影像來並列,這樣的形式也是作者對單張影像決定性瞬間的同一性,及二張略嫌不足,四張又覺多了些的一種自我省思。
柳建同約三張影像在人類“兩眼”的均分下,很容易的就會把焦點或想像的出發點集中在正中間的一張,不過作者在視覺上的安排似乎大都是以左、中、右的連續順序來設計,只有後期少數的幾張,像1993年田寮河、和平橋,1994年鵝鑾鼻等,是明顯的以中心畫面出發,然後再左右展開以延伸單張影像的有限時空。
回顧作者早期在首試二張影像並列時,就曾以同一景物不同拍攝時間的對比手法來考量,所以即使後期演變成三張影像時,時間的表現仍是作者的最愛。而時間的長短;也就是影像的長短,在這裡就扮演了一個決定性的藝術關鍵;也就是說有些影像內容,以類似極短篇的文學來處理時,會有如詩般的即時震撼或迴盪作用,例如在作品「199I.11.暖暖」中,以一個無人的室內為中心,配置變化的左右前景和人來、人去的有無存在,以表現出一種簡單的時間流逝,其結果是“易懂”,更重要的是可以“感覺”的表現。但是往後作者如再以時間為內容或主題時,也許會碰到非短暫性的時段內容,屆時就應該考慮適時的自我從三格影像中解放出來,做有必要的更多格,更長的影像處理,而不讓形式的框限阻礙了無限的內容發展。
在三格的形式中,作者浮動多視點的表現,其實是比前述的時間要素強得多,而觀者也得以在照片的引導下,或遠近穿梭、或左右游盪於樹林中、博物館內,甚至於舊宅及觀光據點裡。此時,柳建同的並置畫面,在實質上已和報導影像中的系列照片具有相同的功能——非單一時空的影像交待,所不同的是一種不尋常的扁窄形式。
另一方面,柳建同為了要讓觀者更進一步的了解他的“連續三格”是在拍照時完成,而不是事後的影像篩選及拼貼,因此展覽時,特別在作品的下方貼上一段印有底片符碼的印樣,希望觀眾可以體會到,作者在觀景窗後面所做的細心思考及嚴謹視點設計。柳建同這樣的大小同時呈現方式,在變體上其實是造成另一種對比的結果,有視覺上的刺激和引起注目的效果,但和真正的內容訴求無關。因此作者實可以把三格的小底片,一併放進較大的放大機中,(例如4"X5"或6"X9"),在底片夾上遮掉不需要的漏空部份,一次就把三個影像同時放大在同一張大相紙上,讓底片上的連續符碼來加強時間的暗示,或作者自我的機械式行為表現。上述的一次成像處理,最大的優點,應該是可以讓多變化的影像內容,在呈現時至少有統合或相互點人的體會,以加強彼此間的契合關係,而不分裂成為三個獨立的自主。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柳建同的大小比照形式,在某些觀點上,應該還有其他的藝術潛在可能性可以延用,再來就是看作者往後的發展了。整體而言,柳建同的三格非單張複合風景,是一次自我大忙的影像冒險,從作者的內容選擇,觀者可以體會到他細心、多情的關愛自己的環境,而美工的設計訓練,更使他可以在腦中、眼睛裡做潛像的假想,加上很好的視覺組構能力,這些都是做為一個永遠的創作者所不可多得的資智,我們期望能很快的再看到他下一次“年輕的冒險”。
本文曾刊載於 影像雜誌 7期/1994年10月,改寫於2001年5月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