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本寬
陳贊雲生於香港,在台灣唸小學及一年中學,爾後隨著父親工作的關係搬過不少地方,現定居於台北。從小得到母親在藝術創作上的鼓勵,所以在大學時得以排除傳統的升學想法,主修繪畫進入藝術的領域,兩家中唯一的姊姊目前也是從事電影及廣告片的導演工作。
陳贊雲在中學時使用四個月的零用錢買了第一部相機,但對整個攝影有深入的鑽研卻是在研究所的階段。和許多近代美術型攝影家一樣,陳贊雲在繪畫上的接觸使他的作品明顯的傾向繪畫性及版畫感。攝影在他的整體創作過程中扮演的可能只是一個過程,而照像的結果——照片,也不是對真實世界的記錄,只是一個具有影像的元素,所以會以各種方式再加以處理及變化以達另一層次的結果。
此次展出的二大主題之一「樹葉」系列,以強烈的手感企圖和高度的實驗精神結合各種非純粹照像的方式來表現,其中包括非銀鹽(Non - silver)中的曬陽顯像術或稱為藍印(Cyantye/Blue Print),黑白照片的手繪色(Hand - coloring)和以液態感光鹵劑在紙上塗佈成有繪畫感的相紙等。更複雜的混合媒材使用有素描和黑白照片的並置,撕開的彩色照片和線性材料的結合,加上多素材的實物拼貼等。看一遍「樹葉」系列猶如走進非傳統攝影的大觀園,上了一次「影像表現可能性」的概論課。
藝術創作中在形式上做新方向探索是自古的一大課題,而結果也常能豐富刺激觀者的第一印象,但在視覺快感的隨後問題是:是否形式能成為內容的延伸,而這是否也由形式的引導,不停滯於浮華的表面而更深入內容的精髓。在此陳贊雲視樹葉為樹的最小、最後的單元,所以該系列的樹葉大多環繞著死亡意念發展。他以藍色的影像呈現散落的楓葉,再用藍色的線捆綁一片真實的枯葉,最後把它們結合在一張藍紋的方格紙上。空白、孤寂的結構帶給觀者的已不單是藍色的憂鬱,而是頻臨斷氣的壓迫。而另一張結合一把尺的實物拼貼作品,甚至讓人有用數字倒數死亡的聯想。
使用透明片,也是樹葉系列中表現終極,甚至於非現實的重要形式。陳贊雲把黑白透明片和其他不同材質的影像拼貼在一起,讓各個材料所象徵或記錄的不同時空在對比後更強化了個別的原始性。透明不具重量感的樹葉被平貼在紙上,讓人有一種極欲穿視的衝動,但一旦發現薄膜後面仍是一片空白時,浮在心裡的卻又是相對的失落與空虛。把象徵真實世界的彩色樹葉撕開後,再用線將它們縫合的處理方式,不但是對「機械藝術」攝影的一大反諷,更充份的顯示出作者纖細的藝術特質。而幾張結合黑白照片和精細素描的作品,除了是對影像世界真實性的一種探試外,也是上述特質的應證。
和強烈操弄感相對的系列「樹」,是作者把多年來所拍攝的同主題影像做首次的發表。不同於葉子的系列,「樹」採純粹及彩色的表現,並以方形的比例來呈現。
陳贊雲的樹都在人造的環境中,以一種自然人工的對比,加上光影的變化來表現出一種無人的孤立,這其實是作者成長過程中無數搬家浮動心情的寫照。除去樹的造形觀察外,他刻意的把樹幹安排在照片正中間的構圖方式,是對一般視覺藝術中圖地關係的再探討。居中的樹幹,以簡潔的線條造形把圖片分成二半,迫使觀者進行自組圖象的工作。而頂著前景的樹幹除了是平化前景以和遠景成對比外,實際上也是邀請觀者繞過前景,往後再去發現另一個空間的暗示。其它把焦點故意放置在遠方,讓照片呈現和視覺經驗相反的影像也是該系列中一大重點。整組20來張的樹,除了視覺上有其引人深思外,照片中共有的「靜」是來自作者對佛的研究和打坐。
陳贊雲來台以前,已經從事藝術行政工作多年,籌劃過許多重要的展覽,這一次不以行政者的角色出現在台北,心裡並不是想證明什麼,只是自己確實是創作者出身,而對藝術的創作又是無悔的熱愛。
本文刊載於 影像雜誌 3期/1994年6月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