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評北美館不設防城市展

無論讚嘆或指責、悠遊或恐懼、奇想或懷舊、希望或淪亡,從都市規畫到社會研究,從生活經驗到藝術表現,城市總是一個被「問題化」(problematized)的對象。現代主義據說就誕生在城市中:藝術家試圖表達體現於當代城市氛圍中,令人暈眩的新時空節奏,以及人類主體在衝擊下 的重構。人們憂喜參半地捲入持續擴張的都市社會,在不斷建造著越來越難以脫身的迷宮的同時,也因為可能遇到的新奇刺激而感到興奮。




游本寬 / 台灣圍牆相紙輸出 2008(台北市立美術館)



在無可想像之多樣跨界流動的穿透下,「再現」持續變動的今日城市,已然是件不可能的任務。任何寄望以清晰圖像描繪城市處境和問題的嘗試,都注定失 敗,只能望著無數的缺失遺漏喟嘆,或者,被譏為過度簡化、強加了決定論式的單線因果。在城市中越來越感到需要指引方位的居民和旅者,無法僅僅滿足於GIS 與GPS定位導航的數位化理性邏輯允諾的效率、精確與安全感。也許,藝術往往不由自主地開啟的意義多元性和詮釋彈性,是能穿越城市複雜性的另一幅認知地圖。


藝術空間與詮釋架構的框限


「不設防城市:藝術中的建築」(Open City: Architecture in Art)秉持著「城市探問」一貫強調的多樣繁複和二元張力,進而定位於環境危害與全球化時勢中:「從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眼中不設防的動盪城市出發,光明與黑暗的意象隱喻了現代化城市的演變,城市空間為人們畫下由建築構築而成的文化疆界,進而劃分中央 與邊陲、新與舊、善與惡、富裕與貧窮、理想與頹傾的界線。『不設防城市』同時也具有高度意義不確定性,既指城市由於過度發展,對生態與環保的疏於設防,也 可指全球化的結果,城市安全的無法安全設防」。(註1)


在標舉了「不設防城市」隱喻的二元劃界及蒙受風險的焦慮後,展覽論述試圖轉向「不設防」的正面、開放意義:「本展試圖建構一個不設防的場域,突破種種空間的界線,開放觀者的想像,透過當代藝術觀看當代城市空間與其內涵的轉變,為建築、都市以及人之間,提供對話的可能」。(註2)


然而,就展示理念的落實而論,「不設防場域」、「突破空間界線」、「開放想像」,以及「對話可能」的期許,在美術館既有的框架規範裡,卻被迫收束了不少。除了地面上標示不得越界的灰色框線,還有巡視人員對於不慎跨線者的提醒。保持距離、不可碰觸、輕聲細語、舉止優雅,這一類與美術館空間緊繫 在一起的「合宜」言行規範,被大多數參觀者沉默而謹慎的遵守著,凝聚成一種集體的規訓。這個基本氛圍,使得展場一隅的隔間裡,朱鈞作品《互動=參與+選 擇》中,鼓勵參觀者拼組的紅黑兩色金屬折板,偶爾由高台摔落地面的巨大聲響,顯得尷尬而令人警醒,而非導向對空間界線的短暫破解。


所有展示作品,無論承載了作者所賦予或提示的哪些意涵,以及整體展示論述所導引的特定意義範圍,都還是鑲嵌在由美術館空間確認的「藝術」框 架中,才傳遞給觀眾。裱框、燈光設計、作品名牌、展示箱的保護,在在凸顯了藝術品的「聖物」地位。膽敢褻玩的參觀者,不僅透露了自身文化素養的低落,可能 遭受國家機器的懲罰,還必須負起高價賠償的重擔,因為這些聖物也是藝術市場上的「昂貴商品」。這些眾人視為理所當然,由國家、資本和文化想像共同織就而滲 透在展示空間中的主流規範,正是塑造當代城市發展的基本邏輯。如果「不設防的城市」展覽是一篇反身檢視都市空間邊界的文本,其宣讀空間已然設下了特定的詮 釋框架,弔詭的範限了展覽論述嘗試開啟的多元思維場域。


幾種對話的軌跡:荒原、日常的非日常性,以及「起疑」之必要


可是,「藝術」詮釋框架的可貴之處,也在於其容留、甚且擠壓出「非日常」思維的可能。熟練的參觀者謹守著身體行止規範而迎向「聖物」時,也 期待自己從中窺探、揣摩出特殊的神祕訊息,寄望達到一種「理解的歡快」,還夾纏著接受詭奇作品驚嚇的預期心理。就此而論,莊普的裝置作品《耳朵與尾巴》, 將鍋碗瓢盆、睡袋、水管,以及幾棵樹,拼組在半圓形構造中,緊接著是一系列裝了水的玻璃盒子,躺在通往主展場的路徑上,確實也發揮了令參觀者「起疑」而開 動其「非日常感知狀態」的效果。雖然,只有細心的人才會發覺,展場入口牆上小幅的「我、你、他」詩句,或許正是解讀《耳朵與尾巴》的神祕線索。


只有具備足夠耐心、好奇心,或是打定主意要「確認」或「標定」作品意義的參觀者,才會對王為河、胡坤榮、陳建榮等人的抽象線條與色塊,給予 較多的關注和思索,從而窺探理性線條、音樂律動或混亂曖昧的相互映照。大部分觀眾只跟比較具象、有較多解讀線索的作品產生對話。施工忠昊的《台北鐵塔》以 其因展現細節而顯得務實可行的奇想,呈現了陌生的熟悉感,誘使觀者紛紛駐足:座落於仁愛路圓環鐵塔上的KTV包廂,「象徵民主的代表性建物」——這是對於 台灣城市風貌的真誠反諷,還是激起仿效雄心的提案?


一旁許哲瑜以相紙輸出的城市夜景,四幅明暗對比強烈的「所在」:gas station(加油站)、stall(檳榔攤)、telephone booth(電話亭)、karaoke(卡拉OK),在展場的幽暗燈光下格外詭譎迷人。字典般的定義英文浮在畫面上,「stall: a booth or stand or table where displayed for sale」,似乎要以英文及字典的客觀疏隔,揭露被燦麗影像及習見蒙蔽的「真相」,道出城市空間冷酷的運作邏輯,一種日常的非日常化?


幾組具備廢墟意象的作品,散置於展場各處,構成了易讀易感的「警世」場景。陳順築的「集會.家庭遊行系列」,荒原景象中,空心磚堆疊的廢屋 構造物上掛滿了相框,是一幅幅單人影像,猶如墳塋般透著詭異。屋腳的鮮豔花朵,映襯出「幸福」記憶的殘跡。也許,這是一張X光透視圖,穿透表層繁華歡樂, 直抵人心荒蕪的實相?陳伯義的《萬神殿》相紙輸出,則以拆毀的廟宇為主題。怪手、遠處工廠的輸送帶、煙囪、電桿,或是分解的戲台廟宇組件,襯著高聳的白色 集合住宅,或者,背景宮殿般的寺廟建築,怪異地與前景的廢棄遊樂場並置。這些對照性的廢棄場景,勾勒出城市空間的快速遞變,再也無「神聖不可侵犯」的絕對 地方可以依託。


各種活動的不協調比鄰,破壞蔓延的憂慮,則驅使我們內向退縮到自認為可以捍衛的私人領地,於野蠻叢林中保有溫馨人情的一角。周成樑喚起人文 主義情懷的油彩畫作《巷弄中的人物》(靜謐住宅區中的小孩身形)、《早班擲球》(車水馬龍毫不礙事的悠閒)、《母子騎車上橋》(緊緊依貼的身體)、《有植 物的房子》,以及《101晨操》裡認真的小群體,無不令人感到窩心,萌發能夠安穩穿越灰暗危險城市的希望,如果還擁有一座帶有宮崎駿「天空之城」風格的、 與樹木共生的「島屋」,就更有安居的信心了。或者,至少可以沉緬於黃亞紀《The Model House》裡,鑲嵌於相框中,微小而光影泛糊的房舍,猶如標本般的紀念物;更務實者,可以如游本寬《台灣圍牆》所示範的,憑著小鄉鎮中各式各樣的圍籬, 阻擋可能的侵害,標誌自我存在的安全範圍,卻塑造出誘人跨越的邊界?


不過,如果參觀者認真看待方偉文的《野野村之咎由自取地》中,彎折迴繞的高速公路、冒著黑煙和污水的塔樓,直接明白的控訴;或者,覺察到洪 天宇《觀音四韻》中,以白色代表人類足跡,不斷取代自然的難以逆轉過程:蓊鬱的野生林地,漸次轉變為清領時期漢人拓墾的田園和農舍、淡水市鎮的繁榮,以迄 大片白色高樓,壓迫著殘存的綠意。那麼,城市裡那些圍牆、家屋角落,以及溫暖人情,似乎都顯得脆弱而不可靠了。猶如王為河另一組作品「史派斯檔案:阿奇菲 爾德房東」,31個白色木質房屋模型,分兩排懸吊於約150公分處,不著地而大同小異的屋舍,似乎很難承載安適家居所需的獨特個性和根著感。


幾個錄像投影和互動式作品,挽救了這個略顯悲觀的思考方向,也確實吸引了多數參觀者的「對話」興致,雖然依然沉默而自持。黃心健的《過 客》,讓參訪者的身形和動作,轉化為銀幕上隨之變動的、帶點「古意」的建築物(掛衣服的後陽台、刻印、配鎖與油漆的招牌),作品寓意明確:建築物的現形源 於人的存在,人的動向決定了建築的興衰起落,人身與建築本為一體。劉國滄的《墟:天井》,邀請參觀者坐在指定的椅子上,看到自己的影像由頭頂上方俯瞰的角 度,投射在面前,有著鐵線編製家具和吉他的房間裡,一種「妹尾河童式」的視野,靈魂出竅般看著自己的意趣或恐懼?或者,拉出了一道反思的距離?王雅慧的 《訪客》錄像,則透過一片雲朵的下凡遊歷,帶領我們穿越河邊一戶尋常人家的陽台、房間、時鐘、床鋪、天井,凌亂但有彈性的典型小民住宅,也算是「以不凡的 凝視,令凡俗事物變得可以思考」。相形之下,《訪客》的展示間外,盧明德的「都會意象系列」,有著縮尺模型趣味的鐵軌、交通號誌和水塔的構造物,似乎懷想 著汽車和公路主導之前的鐵路機械時代,卻因為棲身陰暗牆邊,而難以令人投以「思索的注視」。


藝術與城市的互文


18位創作者,數十件各類型作品,交疊出或抽象、或具體的城市意象,足供有興致的參觀者多次造訪、尋思。然而,鑲嵌在美術館的展示邏輯及觀 視主體規訓中,這些紛繁作品所闢建出來的意義場域,其開放邊界的企圖,以及策展者所期許的對話,似乎很難落實。許多具有解讀建築與城市之「癖好」或「關 切」的觀眾,是受到同一檔次展出的伊東豊雄「衍生的秩序」展覽吸引,順道一訪。相較於伊東豊雄「英雄化」了的建築實績展出,以及科技工法搭配設計哲學的解 說,「不設防的城市」有更多激發市民自省的可能。然而,面對伊東豊雄服膺文化產業,透過建築巧思替商業發聲,塑造城市公共地景,增添城市競爭之象徵資本的 力量,處於互文脈絡下的藝術家的對話企圖,顯得像是貧弱的抗議。不過,就展覽本身的鋪排而論,從物質與心靈的荒原、區隔、疏離、退縮、單調、污染等發展掛帥主義下的城市威脅,對照於抽象理性的城市秩序 中,可親可感的記憶角落和溫馨律動,以迄人與空間產生創造性互動,或是本土主義城市風格的期許,已經可以串連起來形成「批判、希望、出路」的三部曲,搭配 相關的導覽與講座,或許真能提出理路一貫又容留異聲的城市反思論述。藝術展示的論述與表達,如何接連?

Comments


◀︎回上一頁
  • Black Facebook Icon
  • Black Instagram Icon
  • YouTube
  • 14887640061543238901-51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