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柏林所展出的《台灣房子》。照片提供:游本寬。
藝術創作的表與裡有時並不一致,有些作品的表面看起來似非常的率性、快意,但隱藏在其背後的創作思考過程,其實是經過一番非常理性的思索、推敲與揣摩才形成的;就以畢卡索為例,他的作品表面給人一種極為率性而為的創作,其實他在創作之前大都已經過反覆的思索,一但思慮成熟再憑其純熟的創作技巧,一下筆便有如泉湧般的流暢,因此而予人一種率性的感覺,這和有些偶發性的感性創作者的創作態度是不一樣的;而游老師正是屬於這種作品內容看似感性其實是非常理性的藝術創作者,就像他在德國柏林所展出的《台灣房子》,作品看起來很簡單,但在展出前是經過一番構思之後才創作出來的,絕不是像偶發藝術家的創作,這也說明了藝術其實是很極端的,要不是很感性,就是極端的理性。
由於我是平面藝術工作者,所以在我所看過游老師的作品中,讓我印象較深刻的大都和平面藝術有關的作品;如《真假之間》與《法國椅子在台灣》這兩系列的作品。尤其《真假之間》這系列作品的創作觀與我最近的創作觀念還蠻一致 ,也就是在畫面中表現出一種“虛虛實實”的組合。以平面藝術來說,在1980年到2000年這20多年間有一個很大的變革,而到了本世紀初所表現出來的最大一個外象,就是虛擬的組合。而這種真真假假的組合在游老師的<真假之間>系列中表露無遺。尤其在近10年來的美術範疇中,由於受到電腦的衝擊,使得這種虛擬的現象變成一種潮流,挑戰著觀者的感官與智慧。
虛虛實實的《真假之間》系列。照片提供:游本寬。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演變。當初攝影術的發明造成畫家的恐慌,以為就此要被攝影家所取代,但事實相反,畫家不但未被取代,反而因此為創作者開闢了另外思考的路線:一是往內在的超現實去探究,一是著重於抽象部份的探索,因此現代藝術自達達主義的杜象開始,產生一種“藝術是一門學問”是要用“知識”去理解的認知。這和傳統藝術是用本能“看的”不同,所以攝影術的發明讓藝術由用看的「傳統藝術」推向了用想的「現代藝術」;而到了20世紀末因電腦的發明,使得虛擬與真實間形成了一種化合的作用;也就是說,本世紀的人類所面臨的最大課題是“判斷”而這個課題也正是我們從事藝術創作者一個可以發揮的地方,所以游老師的《真假之間》系列讓我有深刻的感受。
《法國椅子在台灣》系列。照片提供:游本寬。
游老師在出國學攝影前曾和我學過畫,但我並不認為繪畫技巧對他有絕大的影響,若要說有,應該是說他所接觸的藝術理論與藝術的基本知識有關。繪畫技巧牽涉到基礎的概念和材質、工具使用的基本概念;例如怎樣將一立體的東西在平面上表現出立體感,這是屬於基本工夫,與表現技巧有關,與要用油畫或水彩國畫等何種材質、工具才能呈現無關。游老師從事攝影的創作,基本上就是把相機當成是一種表現工具而已,所以他所展現出來的作品自然就會與目前台灣一般的攝影作品不一樣。 一般的攝影家大都只以相機的寫真特質來捕捉自然對象的質地、擺置、或光線的美感,是以對象物為主的創作;而游老師則是能夠從藝術觀念中,將攝影區分到像繪畫一樣,把攝影當作要表現他內在的某一種觀念的一個對象(工具)而已。我們傳統的藝術所表現的常是用各種材質去表現出對一個本來存在的物象的感動,而現代藝術所表現的對象物則常是因為創作者為展現某種思維而創造出來的;也就是說,傳統的藝術是對象物本來就存在,只不過是藉著藝術家敏感度而表現出來,現代藝術則是本來沒有的東西,透過藝術家的思維後而被創造出來,這樣的創作品和電腦合成影像的產生很類似。我們從美術史或美術的基本常識來看,藝術都是比較重想法的,這也是為甚麼我將游老師界定在藝術家而不是攝影家的原因。
不過也因為想法與觀念是比較抽象難懂的,要讓人明瞭進而認同會比較困難,這也是游老師應該要留意的地方;因為現代藝術必須經過幾個過程:一是展現,之後是認知,認知之後才會產生共鳴。如果沒有經過這樣一連串的過程的話,我覺得就不容易產生共鳴,尤其在台灣現代藝術啟蒙得比較晚,所以從事現代藝術的人會比較辛苦,藝術家不僅要創作還要兼解說員,才能讓觀者從你的展現中去認知,進而產生共鳴。雖然游老師創作時不喜歡說破,但我認為這不是說破,而是給予觀者一個方向,不然很難進入我們現代藝術的領域;也就是說現代藝術本來就是屬於一個大眾藝術,如果不注重這點而使得藝術發展到最後,又回到傳統那種只有少數人才懂的藝術,就有點本末倒置了。現代藝術其實應該是和我們日常生活最貼合的藝術才對,所以像現代有些小劇場常會在街頭表演,為的就是要和觀者打成一片,裝置藝術也是一樣,至於是否能完全做到,就是我們現代藝術工作者所要努力的方針。
游老師的創作比較偏向觀念上與理論上的紮實性,這其實也是一種方向,但這種方向要走的話,就要去影響他周遭從事這方面的人,也就是比較類似於開山派者。我認為他有這個條件,只是要小心的是,若創作品過於學術性的話,有時反而會和民眾有些脫節,所以我認為他應該多創作一些類似於在德國展出的《台灣房子》一類的作品,和民眾的互動會比較好;此外,游老師的創作在元素的運用上較不具本土性,也許這對他來說,可能比較不重要,因為他的創作觀一直是很國際的。可是我認為,在台灣創作就應該展現出台灣的風貌,在美國創作就要有美國風貌,這樣會比較有趣,否則假使將來真能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但卻只是個徒有中文名字的外國藝術家就比較可惜了。所以我覺得,藝術在創作觀念上可以是國際性的,但表現手法應該要比較有本土性,要發揮本土的特質與精神, 而打破明星式、英雄式的藝術標準,這也才能在同儕間引起較多的認同與共鳴。尤其游老師的創作一直是朝觀念性去發展,因此若對現代藝術沒有一定程度認知的話,是很難去理解他所要表達的觀念,再加上他對於作品的解說不夠淺顯,平時所發表的觀念性文章也過於深澀,學術性太濃,更阻礙了觀念的傳達;在發表過程中,太過於追求真理而忽略了與觀者,甚至是其他藝術家的互動,這也是降低了作品接受度的原因之一。
綜觀游老師這些年來的創作歷程,他是採多元並進的思考性創作,因此我們無法以其所發表過的作品來分析其創作觀的轉變,因為基本上這些系列的創作觀點都是同時在進行的,作品發表的先後次序只是每個思考觀點成熟的展現,而非一個階段接一個階段的思考延展,因此其間並無必然的相關性;也就是無所謂轉變的問題。這種思考性的創作軌跡在美術史上其實是有例可循的,像畢卡索就是以此種多元發展、齊頭並進式的創作模式,很自然的在其領域中發展,但是先由立體派來建立他在美術史上的地位。不過這種創作模式的藝術工作者,一般而言 都會比較辛苦。因為在現代這種追求速成的時代中,如果無法快速的將自己的風格定位下來,建立知名度,通常都會比較吃虧,可是此類型的創作者通常也是屬於開風氣之先的流派創立者。所以,多曝光、多教育觀者,並在內容上力求注入生活的體驗與本土性的精神,才能讓自己的創作觀更深入觀者的心,這是我對游老師這位嚴謹而理性藝術家的個人觀點與建議。
劉獻中 老師 / 前台北畫派會長,國內知名畫家,游本寬的繪畫啟蒙老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