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潛‧露─2011游本寬個展》 Latent and the Visible



 

《潛‧露──2011游本寬個展》Latent and the Visible


游本寬 展於 臺北,大趨勢畫廊




並置觀《潛.露》

「照像」不紀實

近二十年來,經常依循曾流行於美國七0年代「新地誌型」影像的冷靜、中性旁觀對象特質,拍攝各式臺灣的當代視覺文化,因而在影像藝術之外,對真實生活或生命也有了更深層的體悟:「真實」在現實中通常只是個抽象名詞,既可童叟無欺如假包換,更可是瞎子摸象各自表述;從生活真實到宗教真理,信與不信雖都是一種生活態度,但即使是親眼目睹,卻有可能因當下生理、心理的特殊性,而對同一情境產生多樣解釋。


新作《潛.露》系列,從創作活動的心理面來看,很可能是:上述長期冷心境、類紀錄的「照像」,到了心靈大喘息的內需時程;也可能是對在地人憨厚本質、潛藏其不可視能量特質的深悟。但是,最底層者應就是,中年對家庭、事業等內在心境綜合感觸的影像論述。



探「鏡像」內觀


「鏡像」不同於其他圖象;不是描繪、模仿或闡釋它射對象,而是對象在照片上實際的印跡。因此,形貌上再怎麼寫實的畫作,都無法像它一般的屬於原有對象。但是,映照他人顯著官能表情之餘,「鏡像」是否也能朝內,顯示作者抽象的精神巔峰或形而上的心智經驗?甚至,呼應各式形而上、抽象圖象,激發觀者對客觀世界的質疑,強迫其判斷現實中的幻象或謎樣經驗的真義?


至於創作實務上,形貌、心理認知都極貼近對象的「鏡像」,在表述抽象藝術內容時,會是一種藝術大挑戰嗎?樂觀來看,圖象世界最神祕處是:即使「形」沒有太特殊的意涵,「圖」的藝術表述卻往往可超過形本身。也因此,任何「成熟的鏡像作品」,無論內容是具體可辨或模糊、失焦,都可被視為是作者廣義內在精神的轉換。畢竟,是人內在的心智,引領著眼睛去看到外在的世界。更何況,當鏡頭朝外時,底片卻永遠面著自己!任何「鏡像」也因而可以大膽的被認定,是攝影者做為心中缺漏部分的填充物。



化潛、露生活於並置藝術


環觀現實裡的生活藝術,有人採「達爾文式」,強調外在技能、知識不斷的更新與創建――「腦力領航」積極的認知者。另一種人則是,著重個人內在視野的拓展,並常思慮個體和群體間意識、潛意識的互動――「心定神靈」內斂的追尋者。其中,心神論者,會藉「潛行」活動、虛擬的想像或情感式的追求「心象」,相抗於用腦力、積極求新的「顯露」者。看似衝突的潛、露生活觀,在高文明的社會裡,人卻得努力調適其隔閡,力求兩者融入呼吸的吐、納之中。


因為個人在職業生活中、藝術生命裡,有了上述諸多形而上體悟、無形心智的感觸,《潛‧露》系列於是並置了兩張象徵潛或露的「鏡像」,加上些許小標,努力的試將大眾對攝影的傳統慣性認知──第三人稱、向外、真實、紀錄等,轉換成──第一人稱、向內、主觀、微視的照像內觀。


隨著年歲、世事經歷疊積,有感於生活中的潛行與張露,並不似陰 / 陽、黑 / 白、現 / 隱的截然對立,《潛•露》也不是單純「一潛、一露」靜態的對話,而是藉潛隱的視覺動力,描述兩者在現實中、心境上,神祕甚至曖昧的相互轉進。換句話說,雙並形式是從兩張照片中的某個元素出發,經由形式、意義、有形、無形的造成連結,並期盼因此而啟喚出觀者在形、氣、韻、神等多方的動力想像。


近三十年多元的創作歷程體會到:單張照片往往易被視為另類的機具繪畫,而多張併置時也是如畫畫般,逐筆、逐塊的完成。令人驚訝的是,當併置一旦縮減到兩張時,照片的繪畫感便頓時消逝,而回到「鏡像」和其現實世界的緊密關係。又由於,彩色「鏡像」比起黑白者更近似現實的實景,因而藝術性就需要觀者更用心才能被認同。於是,《潛•露》將兩張彩色「鏡像」並置,意圖讓其產生「真、真為假」的藝術哲思。


細看左右並置《潛•露》扁長的形貌,大不同於單張影像的是:在保有個別影像的框架中,力求兩者無形的藝術融接。針對那一眼可看盡的並置照片,眼球在橫向方面,硬得比單張者多轉動那一點點的力量,卻也催生了「立體派影像」的契機。再者,它也不似三張併接者,總是暗示中間為主角,導致觀者老把注意力擺在中央,餘光才去撿拾兩邊。至於那些無自約擴張版圖的多影像形式,自然也不宜和簡約的雙影像形式比。




平凡景物留白的魅力


《潛•露》的內容都來自私人日常的器物、事件或旅行中的平凡景緻,藉拍照轉換其形體、空間為影像式的藝術符號,以象徵潛、露的意涵。它們,並「私」時空、情感於「公」領域中;它們,以開放性的解讀,啟誘觀者在破碎的敘事元素中,任意置換作者的私符號為「觀者再私化」的符號;它們,沒有主、客者之異,只有藝術主觀和另一個主觀,為靜默事物所召喚出的共時冥思。


《潛•露》文本的意念,非但不為照片故事、系列影像的精簡版,反而是,力邀觀者在雙圖間進行多重的「藝術補白」工程,諸如:<驚惶>、<微箭>以形貌近似做為視覺「跳接」的動力;<水巡>、<龜位>潛隱的造形缺漏,強迫觀者主動尋覓可銜接的形貌。除了藉視覺造形藝術化所營造出神祕感之外,《潛•露》更以符號缺漏,力邀觀者參與影像意的接龍者有<佛牆>、<蠅遁>等;<叮咚>、<赤足>則以關鍵情節的缺漏,觸發觀者自動補上默片式的旁白。上述《潛•露》一再刻意遺漏連結點、無細節交待,甚至小轉彎陳述了不相關事件等,某個程度如能造成敘事解讀的小挫折,甚至引發閱讀氣憤之事實,倒也真回應了「潛、露」在現實中的曖昧和其所帶給人的挫敗經驗。至於如何將形而上、內觀意念的影像具體實踐,《潛•露》則特意藉有溫度、繪畫感的輸出材質,誘發觀者更多「非照片感」的官感觸動。



數位生活下的「鏡像」,即使是刻意失焦、模糊者,某個面向都是科技、現實「露」的化身,人似乎只有在劃破當代科技自動化的迷失時,方能深讀其潛隱的符號意。換句話說,應是被影像潛在的人文思維所感動,而不是樂在於其生活表象的露。整體而言,《潛•露》的創作雖以數位影像為本,但不採晃動、大殘缺的煽情圖象,和多藉由長景、深高彩度的「心像」遊走於擬真的景緻中、化熟悉的日常印象為非現實的再現符號、採影像並置產製非當下的冥想,以及應用文學般的敘事風格等特質,來和西方早期多位「鏡像」內觀大師的單張、黑白影像、系列形式,做跨時空的對話。


游本寬

Comments


◀︎回上一頁
  • Black Facebook Icon
  • Black Instagram Icon
  • YouTube
  • 14887640061543238901-51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