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子在柏林》
Taiwanese House in Berlin
游本寬 2000 展於 德國,柏林,Forderkoje藝術替代空間
有關《台灣房子在柏林》
以台灣在全球化中的文化認同,試從「閱讀台灣」的概念來發現「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的種種面向為主軸的創作,前後發表過《真假之間》動物系列和《法國椅子在台灣》等。《台灣房子》系列(1993 ~ ),則是以都會外圍城鄉的房舍為主要對象的創作。而《台灣房子在柏林》的系列展出活動,更是進一步以全球化現象最寫實的表述方式、當代藝術的對話方式來探討關於文化認同的議題。
個人觀察,台灣在社會轉換過程中,許多新房舍,沒有傳統官式的形貌、企業前衛形象的包袱,也沒有社區營造的侷促,只有屋主快樂建造的結果。房舍新、舊雜陳,雖然是開發中國家普遍的現象,但台灣有自己比較細緻的一面,例如:新房子使用和違章建築完全一樣的鐵皮材料,如此一來,不但充分發揮建材組構簡易、造型多變的特質;二來,更大大滿足了屋主在房舍上的想像力。
另一方面,隨著土地使用目的更異,許許多多造型前衛的新房,便簇立在傳統農事的場域中。不尋常的新景觀,於是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專車前往參觀。有趣的是,新材料、新美學的現象,也可見於舊市鎮裡許多新蓋的宗教建物。
於是,棟棟如同要出嫁的美少女般,在時髦的衣裳與配飾中,展露源源不盡、旺盛生命力的「台灣房子」,構成了我的《台灣房子》系列。它們是百姓在溫飽之後,對新事物的強烈好奇心,以及大方接受豐富資訊所帶進來的各式美學,這其中,如有所謂的「台式後現代建築」,那就是指︰把歐洲古老樑柱的造形,直接加置在台灣的房舍之上。
《台灣房子在柏林》
2000年夏天,《台灣房子在柏林》於柏林的Forderkoje藝術替代空間展出。Forderkoje藝術替代空間座落於德國藝術家Ralf Schmitt的住宅裡,只有一般浴室一半大小,是由衣服儲藏室所改造出來的展示空間。因其空間與環境的特殊性,自1998年成立以來,吸引了不少當代藝術家在此展出。
早先,個人視這個如同教堂的告解室般超小展間,僅能是一個私密性的藝術對話空間,不可能和眾人同時欣賞。後來被其木地板的圖案所吸引,才決定以《台灣房子》系列來和場域做對應。隨後,對房舍影像的解讀也朝向「著裝」的文化概念;同時也開始認知到:如果可以「把房子穿在身上」,便可以轉換原有對象在材質,甚至溫度感上的既定印象;接著再強化人「走進的衣儲」(walking in clothes closet)和空間的關係,讓活動產生更多重的藝術對話。
整體意象具體化的過程是,先將台灣房子的影像轉印在衣物之上,然後再將它們掛在從美國商場買的,來自各國製造的衣架上,吊掛於Forderkoje藝術替代空間,與展間牆上的《台灣房子》系列影像同時展出。想像一下,當柏林的觀眾在Forderkoj的「藝術衣櫥」裏,將一長排、三十多件有「台灣房子影像」的襯衫進行抽取、觀閱時,不就是現實中全球化現象最寫實的表述?
《台灣房子在柏林》的行動藝術
在柏林,《台灣房子在柏林》還進行了另一個行動藝術。開展的前幾天,個人提著這些印有「台灣房子影像」的襯衫,拜訪了十多位當地的居民,包括藝術史學家、醫生、工業設計師、畫家等等。過程中,首先請受訪者從衣服中挑選最喜歡的一件穿上,然後將其餘襯衫整齊的放入自己的衣櫃裡。最後,我再以照相紀錄來完成這一連串:涉及多國生活對話、以及私密的内衣空間被藝術性置入等,繁複思維的行動藝術。
《台灣房子在柏林》將台灣房子(傳統、具「台式後現代建築」風格)從台灣帶到柏林;從坐立在土地上無法自由移動的房子轉換成可以隨人穿著移動的衣服;從吊掛於來自世界各國衣架上的展示,讓公眾在私密空間自由翻閱,進而主動進入不同身份、不同國籍的私人櫥櫃裡等系列藝術活動,不僅是以台灣在全球化中的文化認同為議題,也企圖開啟多重藝術轉換與對話的可能性。
展出結束後,這些可以移動的三十多件「台灣房子」全部被主辦單位典藏,活動範圍又被侷限了。幸好,主辦單位曾告知,他們又被展出至少二次以上。
游本寬 / 2020春
Comments